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2.61%,高于对照组的52.17%,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ROM、颈椎屈曲、后伸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水胜  黄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93-194,197
目的 总结分析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后路全椎板切除术联合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椎骨融合情况、骨科评分改善率(JOA RR).结果 术中情况:55例患者中,1例(1.82%)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给予处理后愈合.手术时间为(132.2±15.6)min,术中出血量为(415.2±25.8)ml,引流量为(368.2±14.1)ml.术后情况:术后随访(16.5±5.8)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5.8±3.2)分,明显高于术前的(12.2±4.1)分(P<0.05);JOA RR评价优良率为80%;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 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术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椎骨融合率可达100%,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水胜  黄黎 《中国骨伤》2014,27(11):925-927
目的 :总结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治疗的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95例,分为两组。手术组:共139例,男58例,女81例;年龄60~91岁,平均(70.3±6.5)岁;伤后30 min~15 d入院,平均(19.7±18.4)h;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小夹板组:共156例,男75例,女81例;年龄60~98岁,平均(70.6±7.0)岁;伤后1 h~15 d入院,平均(20.2±20.1)h;应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后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在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及总分改善方面观察评分。结果:295例均获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3.2个月。以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总分91.48±7.46,小夹板组总分85.62±7.6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疗效优于小夹板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与小夹板外固定相比,具有减少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达到良好解剖复位及获得较好的整体效果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梁惠林  李水胜  黄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0):1178-1179
目的:分析创伤性枢椎前滑脱生理病理特点,探讨应用SSE(脊椎内固定系统)对其手术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例创伤性枢椎前滑脱患者先作头颅骨牵引复位,选取后入路作SSE内固定植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例术后随访2~20个月,平均15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及脊髓损伤症状加重;平均术后3个月骨折获得骨性愈合,目前未发现有畸形、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SSE后路内固定系统通过连接形成张力带,植骨融合重建C1~3节段稳定,具有创伤小、康复早、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9年6月,采用PVP治疗12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按Barr疼痛评分标准,术后即时优良率83.3%,随访期间优良率达99.2%。结论采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与中药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腰椎(L3~L5)结核患者8例。行强化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矫形、内固定并Ⅰ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围手术期间联合抗结核药物,中药以中药人参养营汤加减以补益气血调服。结果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9个月。X线片示术后7~16个月植骨均骨性融合,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位置良好、固定稳定。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2个月Cobb角为7°~21°,平均15.2°。结核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前路病灶术中彻底清除,后路作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有效可靠的脊柱稳定性重建与维护,抗结核药物与中医药结合性治疗确保脊柱结核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与封闭术治疗肱骨外上踝炎的效果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将我院2004年~2007年收治的顽固性肱骨外上踝炎1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显微手术组(55例)和封闭术治疗组(45例),观察两组术后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随访率100%,其中显微手术组术后有1例出现皮下血肿且延迟愈合,封闭组无1例感染;P<0.05.结论:显微松解、切断微神经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比封闭术疗效显著、可靠,同时术后早期活动,可取得明显临床效果,远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80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水胜 《中外医疗》2009,28(19):19-19
目的探讨80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骨外科2003~2008年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预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时间7~15d,平均(11.6±2.3)d。随访6个月,无不愈合和畸形愈合。愈合时间2~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按照疗效评定标准,优58例,良20例,可2例,优良率97%。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术中出血少,内固定牢固,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以椎体中柱结构损伤严重,椎管显著狭窄为特点。前路椎管减压同时作一期脊柱重建术,为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1994~1998年我院应用前路减压对24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10.
外固定器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方法。我院自 1997年来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2 7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结合临床浅谈应用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18例 ,女 9例 ;年龄 2 2~ 5 2岁 ,平均 36岁。交通事故 13例 ,坠落伤 8例 ,压砸伤 6例 ;横断型骨折 6例 ,长斜型骨折 16例 ,粉碎型骨折 5例 (其中多段粉碎骨折 3例 ) ;闭合性骨折19例 ,开放性骨折 8例 ;新鲜骨折 2 0例 ,陈旧骨折 7例。闭合复位16例 ,切开复位 11例。陈旧骨折均加以髂骨植骨术。2 治疗方法选持续硬膜外麻醉 ,根据骨折的部位选择直的或 T型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