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抗生素治疗和重症监护设施的改进 ,继发性腹膜炎或腹部脓毒症仍有 3 0 %左右的高死亡率。计划和按需策略通常用于腹内感染的病人。计划再次剖腹探查术的主要优点是早期检测持续感染或感染并发症 (可能有益于病人结果 )及在早期剖腹探查术中有限粘连形成 (可能减少外科并发症的风险 )。按需再次剖腹探查术的优点是手术限于事实上确定需要上述治疗的病人 ,防止常规手术后治疗期间感染已被消除的非必要手术 ,而且 ,按需策略提供一段时间发展成易用经皮介入技术控制感染。本文以Meta分析比较了计划再次剖腹探查术和按需再次剖腹探查术对继…  相似文献   
2.
3.
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侵犯淋巴结外器官,头部受侵犯是常见部位之一.现报告我院37例头部结外NHL应用放疗或放疗加化疗的远期疗效并分析有关影响预后的因  相似文献   
4.
含替尼泊甙联合化疗同时放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含替尼泊甙的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脑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探讨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案,以期提高恶性脑神经胶质瘤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不能手术、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恶性脑神经胶质瘤25例,其中大脑半球胶质瘤15例,包括星形细胞瘤Ⅲ级11例,Ⅳ级4例;脑干胶质瘤8例;小脑胶质瘤2例。采用含替尼泊甙的联合化疗方案:1)TV方案: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入d1;替尼泊甙200mg/m^2,分3天静脉滴入,(dl-d3),3周后可重复。2)MV方案:司莫司汀100mg/m^2,d1晚顿服,替尼泊甙(用法同前),6周后重复。第1周期化疗后常规局部外放疗,DT50—60Gy。结果:25例患者有效17例,总有效率68.0%,其中大脑半球胶质瘤有效率60.0%(9/15),脑干胶质瘤有效率87.5%(7/8),小脑胶质瘤有效率50.0%(1/2)。经x^2检验,两种化疗方案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Ⅲ、IV度毒性反应5例,占20.0%,经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远期疗效正在观察中。结论:替尼泊甙加紫杉醇或司莫司汀联合化疗同时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安全、有效,为脑瘤辅助化疗提供了新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3,DcR3)和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cR3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DcR3蛋白、MM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1%和51.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26.7%和16.7%)(P〈0.01);两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具有正相关(r=0.271,P〈0.05)。DcR3、MMP-2和DcR3/M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度表达的DcR3、MMP-2可能有助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早期侵袭转移,联合检测DcR3、MMP-2表达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鳞癌进展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以帮助临床合理的诊断、治疗及对预后的判断。方法近9年经病理证实的31例PCNSL,其中27例为原发性脑淋巴瘤(PBL),4例为原发性眼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在活检或手术后,患者主要以放、化疗综合治疗为主。化疗以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或甲氨喋呤+阿糖胞苷方案为主;全脑放疗40~44Gy,局部肿瘤缩野放疗加量11~25.4Gy。对眼部淋巴瘤放疗25.2~30Gy。结果 PCNSL患病率明显上升(增加了2.6倍)。全组患者均为免疫正常者。发病中位年龄57岁(14~83岁),PBL≥60岁占48.2%。脑多发病变者22例(81.5%)。脑立体定向活检确诊20例(1次性成功率90%),手术确诊11例。B细胞淋巴瘤占93.6%,T细胞淋巴瘤占6.4%。有4例患者在外院曾误诊65d至7个月。全组PBL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52.3%和35.0%。全组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结论 PCNSL常发生在中老年人,B细胞来源为主。PBL临床和影像学很难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区别,易误诊。对PBL疑似患者,脑立体定向活检可提高诊断效率。化、放疗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60岁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采用国产化疗新药替莫唑胺与现代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综合治疗高度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高度恶性胶质瘤均经病理确诊,其中Ⅲ级18例、Ⅳ级19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放疗合并替莫唑胺同步化疗22例(Ⅲ级11例、Ⅳ级11例);B组:单放疗15例(Ⅲ级7例、Ⅳ级8例).放疗合并同步替莫唑胺化疗[75 mg/(m2*d)]6周,放疗后替莫唑胺序贯/辅助化疗[150~200mg/(m2*d)]2~4周期.立体定向适形放疗1.8~3 Gy/d,部分患者采用超分割放疗,总剂量60~75 Gy.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显著性检验.结果 A组和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8%、40%和53.3%、26.7%.两组比较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2).提示放疗+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治疗较单放疗可明显提高高度恶性胶质瘤的生存率,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高度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国产)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患者对国产替莫唑胺化疗合并放疗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和实验室指标来估计病人的预后、决定辅助治疗的方式与效果,将病人的预后、预测因素及治疗方式对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病人预后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建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病人的预后模型。方法:按照Nottingham指数的建立原理,对有关资料进行Cox模型分析(半参数多因素生存分析),从中建立预后指数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大小、HER-2表达、ER与内分泌治疗相互作用、化疗将独立地影响预后;并建立预后数学模型指数评分公式:PS=Size+Her2-2.5×age-CT-O.55×(ET×ER)。结论:该模型对病人决定治疗前判断其复发概率,亦可在决定某种辅助治疗时前瞻性地预测其治疗后的复发概率。  相似文献   
10.
陈飞  陈冶  刘明泽  李建文  李方明 《贵州医药》2008,32(10):915-9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现已普遍开展。由于胆囊管结石的隐蔽性,手术中常容易遗漏或忽视导致再次手术。术中正确判断胆囊管结石并妥善处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63例合并胆囊管结石的患者实施LC,61例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