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诊断.结果 217例超声声像图中,93.5%(203/217)表现为低回声实性结节;56.7%(123/217)形态不规整,边界模糊,浸润性生长;72.3%(157/217)结节内见多发点状、簇状砂粒样钙化;48.8%(106/217)颈部探及肿大淋巴结,其中69.8%(74/106)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52例,符合率70.0%(152/217),其中术前超声诊断微小癌70例,符合率79.5%(70/88);术前超声诊断伴颈部淋巴结转移74例,符合率93.7%(74/79).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并存桥本甲状腺炎(HT)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2144例,其中265例并存HT(PTC并存HT组),1879例未并存HT(PTC未并存HT组),对两组患者术前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TC并存HT组癌结节与PTC未并存HT组癌结节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等超声声像表现(P>0.05);PTC未并存HT组癌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伴微钙化,PTC并存HT组癌结节则表现为内部回声多样化伴微钙化为主、粗钙化占一定比例(P<0.01);PTC并存HT组癌结节血流较PTC未并存HT组并不丰富,主要表现为血流紊乱;与PTC未并存HT组相比,PTC并存HT组癌结节超声诊断准确率低[52.8%( 140/265)比75.0%(1409/1879) ](P< 0.01).PTC未并存HT组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符合率[ 84.0% (487/580)]高于PTC并存HT组[74.8% (7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HT病变基础上发现的低回声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楚、伴微钙化,应高度怀疑恶变可能;而对于高回声实性结节或粗钙化结节,亦应警惕恶性可能,应进一步观察周围回声及内部血流等特征,综合分析、判断其是否有恶变的可能,尽可能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85 - 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粮食生产数据,对财政投入、劳动力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率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最关键因素,二者对粮食产量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1.9%和24.63%,但是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而财政投入、化肥施用量、机械动力对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相反,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之间还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螺旋CT扫描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X线片显示为具状突骨折或可疑骨折者行螺旋CT扫描,并分别经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结果 根据螺旋CT扫描,修正诊断骨折类型者1例、明确诊断慢骨折者2例、排除诊断骨折者6例。文中对螺旋CT扫描的优越性及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诊断标准作了讨论。结论 螺旋FCT扫描对诊断急性、陈旧性齿状突同折及确定骨折类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70年代,Rubens等~([1])开启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 NAT)的尝试,即在乳腺癌手术前开始化疗,旨在使肿瘤降期,使不可手术的肿瘤变成可手术的。随后,NAT扩展到可手术乳腺癌,提高保乳手术的比例。从NAT可获得药物体内敏感性信息,指导后续治疗。NAT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颈淋巴结清扫术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科接受外科手术的205例PTC合并HT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接受了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PTC合并HT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52.7% (108/205),颈淋巴结转移遵循以中央区为第1站的规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2%,103/205)高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15.1%,31/205) (P=0.000).性别(r=0.009,P=0.904)、术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r=-0.050,P=0.536)和原发肿瘤病灶数(r=0.119,P=0.096)均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年龄(r=-0.140,P=0.043)、原发肿瘤大小(r=0.185,P=0.010)和肿瘤外侵(r=-0.340,P=0.010)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鉴于PTC合并HT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侧颈区淋巴结由于转移假阳性率较高,因此在考虑行淋巴结清扫时应持谨慎态度.对于青少年或年龄≥45岁、原发肿瘤较大以及肿瘤外侵的患者,可酌情考虑Ⅰ期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 HT)并存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并存HT的218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甲状腺癌与HT并存占同期所有甲状腺癌手术病例的12.6%(218/1731), 占同期手术治疗、病理证实HT病例的41.1%(218/531), 病理组织学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占95.4%(208/218)。甲状腺癌合并HT组较未合并HT组更好发于女性(94.1%vs.77.7%, P=0.000 1), 超声诊断率低(51.8%vs.75.1%, P=0.0001), 冰冻诊断率低(78.4%vs.94.8%, P=0.000 1), 微小癌发病率更高(43.0%vs.32.9%, P=0.043), 淋巴结转移率更低(55.0%vs.63.3%, P=0.048), AJCC/UICC分期更早(Ⅰ期80.7%vs.67.1%, Ⅳ期4.1%vs.8.4%, P=0.0001)。  结论  甲状腺癌与HT关系密切, 二者并存具有好发于女性、术前诊断困难、预后较好等临床特点, 甲状腺全切除或者近全切除+Ⅰ期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应作为其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 特征的相关性,miR-155指导PTC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6例PTC患者的癌及癌旁新鲜组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 miR-155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8%(60/86)的PTC患者癌组织的miR-155表 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上调,相对上调倍数为2.63±2.73倍;而在表达上调组中,PTC原发灶更大[(1.66±0.96)cm vs(1.19±0.52)cm, P=0.021];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包膜外侵犯(56.7% vs 23.1%,P=0.004);淋巴结转移率更高(70% vs 46.2%,P=0.036);具有更晚的 TNM分期,Ⅲ~Ⅳ期的比例更高(20% vs 0%,P=0.014)。PTC癌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ΔCT)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具备 一定的相关性(r=0.531,P=0.001)。结论PTC中miR-155的高表达具有更大肿瘤病灶,更易甲状腺包膜外侵犯,更高颈部淋巴 结转移率及更晚的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点,可能作为不良临床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患者术中动态监测甲状旁腺激素(IOPTH)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36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以后术中行IOPTH监测患者22例(IOPTH组),2005年以前术中未行IOPTH监测的患者14例(常规组),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与治疗效果。 结果:与常规组比较,IOPTH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72.95±24.34)min vs.(81.86±29.46)min,P=0.000],术后短期(1个月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患者比例增加(90.9% vs. 57.1%,P=0.018),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减少(4.5% vs. 28.6%,P=0.042)。IOPTH监测对于判断高功能病灶完全切除与否的敏感度为100%,准确率为95.5%。 结论:PHPT手术中,在术前定位基础上联合IOPTH,有助于判断功能亢进腺体是否全部切除,避免遗漏多发病变腺体及不必要的双侧探查,缩短手术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