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使用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治疗32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7例;年龄21~59岁,平均46岁.根据Garden股骨颈骨折分型,Ⅱ型6例,Ⅲ型16例,Ⅳ型10例.根据患者术前X线及CT检查所示股骨头移位方向,将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分为:成角嵌插移位(11例)、旋转分离移位(15例)、外展嵌插移位(6例)三种类型.对于旋转分离和成角嵌插移位型骨折采用前方进针法,于股动脉外侧旁开1.5 cm处在X线透视下垂直向股骨头内锤入1~3枚直径3~3.5 mm的克氏针,进针深度约2~3 cm,克氏针向骨折移位的相反方向复位.外展嵌插移位型骨折采用侧方进针法,于大转子外侧向近端倾斜10°~15.锤入1~3枚3~3.5 mm直径的克氏针至股骨头内,向近端用力撬拨,使嵌插的骨折分离并复位,如仍不能复位,再于股骨干部垂直穿入1枚克氏针作为对抗针辅助骨折复位.复位满意后拧入空心钉固定.结果 32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2例最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经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患者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0 min;出血量20~50 ml,平均30 ml.术后Garden指数评价29例为解剖复位,1例为可接受复位.30例闭合复位患者中,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28例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时间为6个月;1例术前为旋转分离移位患者于术后15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论 使用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率和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多为间接愈合,即在肌腱与骨之间没有纤维软骨带而直接由Sharpey's纤维固定.观察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①实验材料及分组: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胶原海绵组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每组12只.②实验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自体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悬吊固定模型,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在骨隧道内加入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胶原海绵,胶原海绵组仅在骨隧道内加入胶原海绵.③实验评估:术后4,8,12周在移植物周围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天狼猩红和Masson染色,观察骨隧道和肌腱移植物间的界面组织学变化,采用Yamakado分类评价界面形态愈合类型,并对Masson染色切片作肌腱周围新骨形成的形态学定量评估.结果:空白对照组2只白兔于术后第10周脱失.①术后4周空白对照组腱骨间有腱-骨分离,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腱-骨间充满结缔组织;术后8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形成Sharpey's纤维,而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时开始出现Sharpey's纤维.②术后4,8,12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白兔新骨形成面积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胶原海绵组(P<0.01).结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促进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促进腱-骨之间形成间接连接.  相似文献   
3.
曹红彬  辛景义  梁军  李秀兰  于顺禄 《天津医药》2012,40(9):923-925,978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对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自体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悬吊固定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胶原海绵组和骨髓基质细胞(MSCs)组,MSCs组在骨隧道内植入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于手术后4、8和12周采取组织,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骨隧道和肌腱移植物间的界面组织学特殊变化,分析腱骨愈合信息。结果:4周时MSCs组腱骨间充满结缔组织,空白对照组和胶原海绵组腱骨间有少量结缔组织;8周MSCs组形成Sharpey’s纤维,空白对照组合胶原海绵组无Sharpey’s纤维出现;12周时MSCs组形成大量Sharpey’s纤维,在移植肌腱和骨隧道之间有纤维软骨,矿化软骨形成,空白对照组和胶原海绵组出现Sharpey’s纤维,无矿化软骨形成。结论:MSCs对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缩短腱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循原骨折线截骨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28足,男23例26足,女2例2足;年龄22~56岁,平均3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12个月,平均4.6个月.采用循原骨折线截骨术进行治疗.按照Zwipp和Rammelt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中Ⅲ型11例12足,Ⅳ型14例16足.术前均摄双足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行CT检查,12例患者(14足)行三维CT重建.根据Sander及Essex-Lopresti分类,参考原始X线片对不同骨折类型制定截骨线,重现原始骨折.根据CT轴位载距突及外侧骨块所带关节面的宽度和轴位骨折线的斜度从前外上到后内下斜行截骨,恢复跟骨的高度,将后关节骨折块向后上撬起,使塌陷的后关节面骨块复位.骨缺损处,用劈下的跟骨外侧壁填塞植骨,或取自体髂骨植骨,最后用钢板螺钉固定.结果 24例26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周.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10周取出钢板伤口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断裂和骨折再移位.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0足,良12足,可4足,优良率84%.结论 循原骨折线截骨重现原始骨折,可恢复跟骨的骨性结构,能更好地矫正跟骨各方位畸形,同时保留距下关节,减少了手术对足踝功能的影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沈灏  曹红彬  蒋壵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4):350-352,F0003
目的研究高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和60Co辐照对韧带移植物的力学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兔髌韧带移植物,分别作新鲜冰冻和65%DMSO处理。采用0 Mrad2、.5 Mrad和5 Mrad剂量60Co分别辐照2组移植物后,作组织学、超微结构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差异。超微结构中0 Mrad辐照后DMSO组髌腱移植物胶原结构与正常髌腱无明显区别而新鲜冰冻组胶原直径明显增大,胶原间隙明显增大,小直径胶原比例下降。2.5 Mrad剂量60Co辐照下两组间超微结构形态没有显著差异。5 Mrad剂量60Co辐照下2组都出现明显的胶原碎裂表现。在新鲜冰冻和65%DMSO处理组,5 Mrad辐照后移植物强度都较采用0 Mrad和2.5 Mrad辐照有显著下降。结论高剂量辐照会造成韧带移植物强度明显下降,高浓度DMSO对辐照状态下韧带基质胶原没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环素-胶原生物衍生骨缓释材料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各种基质材料单独应用时成骨能力有限,为增强材料的成骨能力,应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是组织工程的发展方向.目的:探讨四环素-胶原生物衍生骨材料植入体内后的成骨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4-09/2005-0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随机分组设计的对照观察实验.材料: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只.制备兔桡骨中段1.5 cm骨缺损模型.新鲜人骨自行制备四环素-胶原衍生骨材料.方法:将两种材料分别植入兔桡骨缺损部位.实验组为四环素-胶原生物衍生骨,对照组为胶原生物衍生骨.术后6,12周动物麻醉后处死取材.主要观察指标:X射线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缺损部位的成骨情况.结果:纳入动物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X射线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整个缺损区均可见到骨痂生成,对照组仅在缺损两端有骨痂生成.术后12周,实验组缺损部位已完全被新生成骨组织所填充,与自体骨基本相近,已有骨髓腔出现,对照组骨缺损区可见明显的骨生成影像.②组织学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在材料内部孔隙区可见到新生类骨质形成,对照组缺损区无骨组织形成.术后12周,实验组可见大量的编织骨样组织,已形成板层骨样结构,骨髓腔已贯通,对照组缺损区可见有骨样组织形成.结论:胶原生物衍生骨与四环素-胶原生物衍生骨材料均可促进骨再生,四环素-胶原生物衍生骨材料对兔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胶原生物衍生骨材料.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现象的成因和意义均尚不明确。该文就骨隧道扩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多为间接愈合,即在肌腱与骨之间没有纤维软骨带而直接由Sharpey’s纤维固定。观察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①实验材料及分组: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胶原海绵组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每组12只。②实验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自体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悬吊固定模型,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在骨隧道内加入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胶原海绵,胶原海绵组仅在骨隧道内加入胶原海绵。③实验评估:术后4,8,12周在移植物周围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天狼猩红和Masson染色,观察骨隧道和肌腱移植物间的界面组织学变化,采用Yamakado分类评价界面形态愈合类型,并对Masson染色切片作肌腱周围新骨形成的形态学定量评估。 结果:空白对照组2只白兔于术后第10周脱失。①术后4周空白对照组腱骨间有腱-骨分离,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腱-骨间充满结缔组织;术后8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形成Sharpey’s纤维,而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时开始出现Sharpey’s纤维。②术后4,8,12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白兔新骨形成面积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胶原海绵组(P < 0.01)。 结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促进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促进腱-骨之间形成间接连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组织学探讨骨诱导性钙磷陶瓷(OICPC)对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制成膝关节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悬吊固定模型,对照组(15只)为假手术组,实验组(15只)在隧道内植入OICPC。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采用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骨隧道和肌腱移植物间的界面组织学变化,界面形态采用Yamakado方法分类评价愈合类型,Masson染色切片做肌腱周围新骨形成的图像分析。结果4、8周OICPC组新骨形成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ICPC组在8周腱-骨间可见大量Sharpey纤维形成,12周出现直接连接;而对照组在12周才开始出现Sharpey纤维。结论OICPC对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外侧“L”形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5年 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 133例143足,男 125例,女8例;年龄 19~65岁,平均 43.2岁。左侧56例,右侧67例,双侧10例,均为闭合骨折。其中3例合并脊柱损伤。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5足、Ⅲ型107足、Ⅳ型21足。均采用外侧改良“L”型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术后均未给予石膏外固定,早期行踝关节功能练习,术后6周部分负重,12周完全负重。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踝功能。结果 125例135足获得随访(8例8足术后12周后失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 18.5 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3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4足切口裂开,骨折愈合内固定钢板取出后皮肤愈合。17足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5足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优94例、良29例、可14例、差6例,优良率为92.9%。 结论应用改良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掌握熟练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