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股骨颈骨折可通过常规X线片作出诊断,但在少数情况下,却不易显示骨折征象以致延误诊断,或诊断明确,对其治疗未加重视,致使部分患者发生骨折移位,从而给病人增加痛苦及花费,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笔着着重隐匿性(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occultfracture,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6年11月以来,为2例足踝部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行游离对侧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其缺损,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48岁,未婚。于1996年11月2日建房时不慎砸伤右足,皮肤挫伤较重,随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于11月5日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体查: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右足第1趾及足底、背内侧至内踝处皮肤紫黑,余趾未梢血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以来,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踝部严重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20例,全部成活,效果良好。体会:该皮瓣供区隐蔽,厚度适中,切取面大,有感觉神经,血管恒定,管径粗大且蒂长。血管吻合时应用移植静脉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桥接,可改善因吻合皮瓣血管而失去一条主要血管而造...  相似文献   
4.
5.
股前外侧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1994年7月~1997年1月,我院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缺损16例,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滑县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KOA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期组与分期组,其中同期组采用同期TKA治疗,分期组采用分期TK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同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分期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多于分期组;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同期组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分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期和分期TKA治疗双侧KOA均疗效显著,但同期TKA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临床治疗时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干骨折3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28例,年龄60~79岁,平均695岁,左侧22例,右侧16例。骨折部位:肱骨上段9例,中段22例,下段7例。骨折类型:横型骨折15例,斜行骨折9例,螺旋形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3例。骨折性质:闭合性骨折35例,开放性骨折3例;伤后至治疗时间最长20d,最短6h。内固定器械:克氏针28例,其中一根11例,二根8例,三根9例。三棱针10例,其中一根3例,二根5例,三根2例。经肱骨大结节进针31例,经肱骨外髁进针7例。12 治疗方法 手法…  相似文献   
8.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5年以来 ,作者应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 2 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中 ,男 2 4例 ,女 4例。年龄 18~ 6 0岁 ,平均 35岁。车祸伤 14例 ,重物砸伤 5例 ,高处坠落伤 4例 ,摔伤 5例。骨折部位上段 5例 ,下段 2 3例。骨折类型螺旋形 6例 ,短斜形10例 ,粉碎性骨折 12例。闭合性骨折 2 0例 ,开放性 8例。按Gustilo分类 ,其中 型 3例 , 型 5例。2 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类型 ,选择型号合适的外固定架 ,在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穿钉、复位…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行研制的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2例。经过4-15个月随访,复位质量优良率达94%,1年后随访功能优良率达97%,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周。观察认为该固定器具有延长、加压、旋转、平移、调整角度等功能,穿针方式不受限,不易脱针,固定牢,不需特殊工具,操作简单,且穿针固定后不影响整复,复位与固定可同步完成。  相似文献   
10.
改良梅花针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