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细胞内伊马替尼浓度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耐药性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伊马替尼耐药和敏感的进展期GIST患者各4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细胞内外、组织内与血浆伊马替尼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 结果伊马替尼耐药患者组织内药物浓度比敏感患者的组织内药物浓度低(P<0.05)。与亲代敏感细胞株相比,伊马替尼耐药GIST细胞株中细胞内伊马替尼浓度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结论低细胞内药物浓度可能是伊马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伊马替尼浓度可能是治疗GIST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可以体现胰腺癌恶病质主要特征的小鼠模型, 研究其表型、代谢和恶病质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肿瘤组(6只)。肿瘤组裸鼠腹腔注射人胰腺癌细胞Panc01建立胰腺癌恶病质模型, 密切记录其体重、食物摄入、抓力及体成分变化。2周后处死并解剖小鼠, 观察腹腔内肿瘤转移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小鼠肌肉和脂肪组织中恶病质相关分子的基因表达情况, 以及外周血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组小鼠出现明显恶病质表型, 表现为食物摄入、瘦体重和抓力减少, 并在骨骼肌和心肌中观察到其肌肉分解代谢增强。出现下丘脑炎症反应, 白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表达增多, 血液学结果异常, 包括白细胞增多和贫血。结论人胰腺癌细胞Panc01腹腔注射裸鼠是研究胰腺癌恶病质的可靠模型, 它再现了胰腺癌过程的关键特征, 并诱导了广泛的恶病质表现。因此, 该模型适合于探索胰腺癌恶病质相关生理系统的机制研究以及新疗法的临床前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