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血清铁过载指标与骨代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对两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76例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资料,年龄55 ~ 93岁,平均(73±10)岁;绝经时间5~50年,平均(22±10)年.患者均检测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C端肽B降解产物(β-CTX)和双能X线股骨颈腰椎骨密度指标.采用t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观察铁代谢指标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患者血清铁蛋白值升至(230±146) μg/L,转铁蛋白降至(1.89±0.33)g/L.血清P1 NP升至(61±32) ng/L,ALP、β-CTX均在正常范围内.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为-2.0±1.1和-2.1±1.2(正常范围-1.0~1.0).将患者按照其血清铁蛋白情况分为铁蛋白正常组(血清铁蛋白≤150 μg/L,25例)和铁蛋白升高组(血清铁蛋白> 150μg/L,51例).铁蛋白升高组较铁蛋白正常组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降低(t=3.13、2.89,P<0.01),P1 NP和β-CTX升高(t=-2.38、-3.59,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铁蛋白值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r=-0.335、-0.295,P<0.05),与P1NP和β-CTX值呈正相关(r=0.467、0.414,P<0.05),与ALP无显著相关性(r=0.188,P>0.05);转铁蛋白值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 =0.444、0.262,P<0.05),与ALP、P1NP、β-CTX值呈负相关(r=-0.326、-0.285、-0.278,P<0.05).结论 绝经后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存在铁过载现象,铁过载与骨转换活跃导致骨量丢失相关,体内铁过载可能是一个独立影响绝经后骨代谢异常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人群骨密度(BMD)的差异及常用降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与BMD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1 961例符合要求的女性(40~89岁)纳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慢性病用药史、生活习惯等信息,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运用超声骨密度仪(型号:SAHARA)检测足跟部位BMD,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中使用降压药物的BMD均值为(0.416±0.098)g/cm2,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BMD均值为(0.401±0.121)g/cm2,均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中,使用降压药物的BMD均值高于没有用药组;控制变量后,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单种降压药物使用的BMD均值显著高于两种或3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P0.05);单种使用四类降压药物BMD均值的高低顺序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CEI/ARB)类噻嗪类利尿剂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抑制剂。调整变量后,使用ACEI/ARB类或噻嗪类利尿剂者的BMD均值显著高于没有用药的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使用钙通道拮抗剂者BMD均值高于没有用药的高血压患者,低于非高血压组(P0.01)。使用β受体抑制剂者BMD均值显著低于使用其他三类药物的患者(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高血压与BMD降低有关;不同降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者BMD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4.
铁调素又称肝脏抗菌多肽,在铁代谢中有着重要调节作用.近些年,有关铁调素与骨代谢相关的报道也日渐增多,2010年美国Huang提出铁调素防治绝境后骨质疏松症专利,Huang的研究认为铁调素可以促进骨形成;但是,铁调素与骨代谢相互关系的具体机理尚无文献报道.Jak/Stat信号通路是体内细胞活动重要的调节转录通路,广泛参与细胞应激、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最近,有研究认为“铁调素与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Jak/Stat信号通路与骨代谢”相关,那么,对这些研究文献梳理综述对了解铁调素与骨代谢潜在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快速成形3D导板辅助下和徒手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差异,评价两种置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8具甲醛浸泡后的成人下颈椎尸体标本,男4具,女4具;年龄32~65(40.3±5.6)岁,行X线片检查排除骨质破坏和畸形后,随机选取其中4具(3D导板组)行CT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腰椎周围及髋部周围脂肪比例与骨密度的关系,探讨局部脂肪含量对骨密度检测值的影响。方法收集12285例正常体检人群双能X线骨密度(DEXA)检测的骨密度数据(腰椎和髋部),同时收集每人"骨密度局部模式"所检测的"腰椎周围"及"髋部周围"脂肪比例值数据,按照性别、体重指数(BMI)对本组检测人员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回顾分析局部脂肪比例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在髋部脂肪比例高的组中,各组骨密度的平均值均较低。男性髋部和腰椎骨密度在腰周脂肪比例高的组别中平均值较高,而女性腰椎骨密度在腰周脂肪比例高的组中平均值较低,髋部的骨密度则没有明显的改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女性组:骨密度与身高(r=0.276~0.497)和体重(r=0.216~0.526)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r=-0.730~-0.454),与髋部周围脂肪比例负相关(r=-0.369~-0.352),与腰椎周围脂肪比例负相关(r=-0.400~-0.245)。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控制其他变量后,腰椎骨密度和腰椎周围脂肪比例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腰椎骨密度和髋部周围脂肪比、髋部骨密度和两个部位的脂肪比均呈负相关,并且在BMI高的组中,负相关性较为显著,其中髋部脂肪比和腰椎骨密度负相关性最为显著(r=-0.220~-0.194)。男性组:骨密度与身高(r=0.139~0.388)和体重呈正相关,与年龄相关性差(r=-0.494~0.077),与髋部周围脂肪比例负相关(r=-0.400~-0.216),与腰椎周围脂肪比例负相关(r=-0.329~-0.223)。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控制其他变量后,腰椎骨密度和腰椎周围脂肪比例在BMI20 kg/m2组中呈显著的正相关(r=0.294),在其它组中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腰椎骨密度和髋部周围脂肪比、髋部骨密度和两个部位的脂肪比例呈负相关,其中腰椎骨密度和髋部周围脂肪比的负相关性最为显著(r=-0.207~-0.108),并且在BMI低的组中,负相关程度较高。结论脂肪含量对骨密度有显著的影响,局部脂肪比例增加骨密度下降显著(成年女性BMI指数越高相关性越高);脂肪分布对骨密度影响明显,髋部脂肪比(皮下脂肪为主)与腰椎骨密度的负相关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辅助维生素D治疗老年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远期疗效及对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PKP治疗的老年胸腰椎单椎体新鲜OVCF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行PKP术治疗并接受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康复训练,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辅助维生素D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 检测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Cobb角改善程度、骨密度、椎体压缩率、椎体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清BMP-7、25-(OH)-D3水平, 同时记录随访1年内所有受试者的骨水泥渗漏率。结果观察组失访2例, 对照组失访3例。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 观察组的骨密度值提高(0.576±0.039 vs 0.868±0.079)g/c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