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用金因肽治疗脑卒中后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2018年 9月我科收治的 50例脑卒中后压疮患者,采用顺序区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例,两组均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压疮常规消毒后外敷金因肽喷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外敷;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于全部压疮患者和Ⅱ期及Ⅲ期压疮患者,观察组的疗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康复新液能提高金因肽治疗脑卒中后压疮的疗效,活血化瘀法能促进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压疮的修复作用,为难治性压疮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疗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徐召理  周观彦 《河北医药》2012,34(8):1165-1166
目的 观察双向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分析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一般性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双向引流治疗,并间断行脑脊液置换.结果 观察组脑脊液红细胞减少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向引流术应用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很好的疗效,且有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32例患者均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术后症状即改善,全部治愈。结论: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微创穿刺术,简化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病例血肿吸收及水肿消除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显效率33%,总有效率91%;水肿消除显效率57%,总有效率96%。对照组血肿吸收显效率21%,总有效率66%;水肿消除显效率16%,总有效率49%。2组血肿吸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能促进血肿吸收,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并有利于水肿的消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TIA患者分为2组,2组均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结果 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TIA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2组均采用一般性治疗如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防治并发症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针剂。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吸收、水肿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及水肿消退均快于对照组。结论β-七叶皂苷钠应用于脑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肢体外伤肿胀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召理  徐立新 《河北医药》2007,29(3):229-229
目的 研究β-七叶皂苷钠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所致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有四肢软组织损伤引起肿胀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用药组72例,对照组36例.2组病例均采用卧床休息、止痛等对症治疗,用药组加用β-七叶皂苷钠(20mg/d,每日1次,共7d).用药前后观察患者的肿胀程度,准确记录肢体肿胀情况.结果 用药组:有效60例,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12例,有效率33.3%;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是一种有效的抗渗出、消肿胀药物,对外伤肢体肿胀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召理 《中国康复》2011,26(4):309-309
2009年9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7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并发有吞咽障碍,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按神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抑制因子(VS-2)、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 ACI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两组疗程均为15 d。评价两组患者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S-2、sICAM-1、MMp2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4%(P<0.05)。两组轻型、中型和重型患者治疗后VS-2、sICAM-1和MMp2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型患者血清VS-2、sICAM-1和MMp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同亚组(P<0.05);两组不同梗死灶亚组治疗后血清VS-2、sICAM-1和MMp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不同梗死灶亚组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同亚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ACI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血清VS-2、sICAM-1和MMp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卒中病人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卒中病人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的血浆TWEAK的变化,采用纽约心功能分级和综合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评价病人的心肺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TWEA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TWEAK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FVC百分率(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功能残气量(RV)和残气量/肺总量(RV/TLC)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MMEF较治疗前显著增加,RV/TLC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FVC、FEV1/FVC、MVV、MM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RV和RV/TLC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EAK分别与FVC、FEV1/FVC、MVV、MMEF、RV、RV/TLC以及NYHA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卒中病人TWEAK水平。TWEAK和纽约心功能分级等心肺功能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病人心肺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