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对心电指标的影响。方法对5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配对分析术前、术后心电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QRS时限[(122.0±24.0)ms对(97.3±15.5)ms,P=0.000]明显延长,QTc[(469.3±32.2)ms对(434.3±41.5)ms,P=0.004]、PR间期[(169±26)ms对(162±24)ms,P=0.044]稍延长。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右束支传导阻滞70%(35/50),左束支传导阻滞8%(4/50),一过性AVB38%(19/50),频发室性早搏24%(12/5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4%(12/50);未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右束支传导阻滞56%(28/50),左束支传导阻滞8%(4/50),交界区性心动过速4%(2/50),频发室性早搏16%(8/5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8%(4/50)。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及死亡病例。结论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右束支传导阻滞最为常见。严格选择适应证后谨慎地行PTSMA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 94级及 95级舰艇军医本科班《海军卫生学》课的教学中 ,采用了全程讨论式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式促使教员和学员间的思维活动不断地进行交流 ,提高了学员的分析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教员可从学员的反馈信息中了解讲课效果 ,不断改进方法 ,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李健  彭剑  胡伟文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23-26,33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旋转半月板解剖型和固定半月板解剖型假体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13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分别将旋转膝关节假体和固定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植入固定,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的评分系统(KSS)对患膝在术后当日与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3.9%和8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髌骨不稳、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当天的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时评分都明显上升,同时评分在组内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预后,而旋转假体的应用能更加有效改善患膝屈伸活动和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22 537例患者中,男13 204例,女9 333例,年龄(58.53±9.48)岁,共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 254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能否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分为钙化组(A组)和无钙化组(B组),统计两组间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区别,并探讨其原因.结果 钙化组心肌梗死患病率明显高于无钙化组,差异有统计意义(18.16%vs.8.84%,P<0.001);钙化组较无钙化组男性多见(62.46% vs.58.04%,P<0.001)、年龄偏大[(64.61±7.92)岁vs.(57.67±9.37)岁,P<0.001];糖尿病(25.64% vs.15.28%,P<0.001)、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高(74.00%vs.57.13%,P<0.001);易发生血管病变(93.70% vs.7.32%,P<0.001),且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即使在心肌梗死患者中,钙化组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也超过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意义(99.61%vs.94.32%,P<0.05;91.18% vs.66.23%,P<0.05).两组均以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为主,两组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男性多见、年龄偏大;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高;易发生血管病变,容易导致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心力衰竭(HF)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08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AI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心功能分为2组,HF组32例,无HF组76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HF组年龄偏大(P<0.05),血清肌酐水平、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均P<0.0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非HF组(P<0.05);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合并前降支血管病变,HF组显著高于非HF组(P<0.05和P<0.01)。结论:ST段抬高型AIMI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同时合并有前降支血管病变时,易发生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iRNA表达框架(SEC),并观察其转录产物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 方法:利用融合PCR技术,针对人端粒酶hTERT基因开放阅读区构建3条U6/H1双启动子SEC以及针对其3''端非翻译区构建1条U6/H1双启动子SEC,对各SEC鉴定后,分别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HeLa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4种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EC均成功构建,转染HeLa细胞后,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6.8%、57.39%、80.47%、70.31%。 结论: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EC的成功构建,为开展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PICU 2019年5月—2020年4月因留置CVC采取常规护理的19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科室2020年5月—2021年4月因留置CVC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的16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CRT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在治疗方式方面,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导致的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置管部位方面,观察组采用股静脉导致的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减少PICU患儿CRT的发生,在血液净化和股静脉置管中取得的效果明显,同时也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和减少穿刺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染色体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其重要性。方法:采用外周血培养及G带染色分析816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阳性率,统计不同就诊原因中染色体异常核型分布及临床意义。结果:816例染色体检查中,异常核型有44例,检出率为5.37%。其中与孕育疾病有关就诊的病例最多,占总检查人数的61.02%,染色体核型异常阳性率反而最低(4.61%)。由其他原因(体检,五官、皮肤和内科等疾病)就诊的占总检查人数的比率不高(9.07%),而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阳性率最高(8.10%)。从各类不同就诊原因的病人中共发现3例国际首报异常核型。结论:染色体检查不仅妇产科和优生优育专业重要,同时临床各部门都要重视染色体的检查、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B与白细胞介素2(IL-2)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以结核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Ag85B基因。采用亚克隆的技术从pcDNA3.1-IL-2中获得小鼠IL-2基因的cDNA片段。将两者分别定向插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构建表达两个目基因的双顺反子重组质粒,然后用脂质体包裹体外转染A549细胞,RT-PCR检测Ag85B及IL-2的表达。结果: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该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Ag85B及IL-2 mRNA。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杆菌Ag85B及IL-2基因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在整体动物水平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