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植骨术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滑脱者28例,男8例,女20例,采用提拉型RF或G SS椎弓根内固定器械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及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滑脱的复位率为86%,融合率为90.9%,无再滑脱现象。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滑脱,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内固定可靠,椎体间融合良好,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髌爪联合钢丝环扎、呵吸收线缝合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髌爪联合钢丝环扎、可吸收线缝合治疗的45例髌骨骨折的情况。结果膝关节功能依据HSS评分标准:优41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6%,患者股四头肌肌力5级,膝关节主动伸直正常,屈曲受限〈20°,无晚期创伤性关节炎,获得较好的关节活动度。结论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髌爪联合钢丝环扎、町吸收线缝合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较好.患者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闭合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方法.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1例(36足).结果 31例(36足)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获得随访8~22个月,平均14.3个月.足部功能按Maryland评分标准:优27足,良5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9.1%.结论 闭合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无需二次取内固定手术等优点,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缺氧培养条件下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Hu VECs)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HuVECs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组)、FK506干预组(B组)、缺氧组(C组)和缺氧条件下FK506干预组(D组).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Hoechst 33342染色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D组HuVECs凋亡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结论 FK506促进了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及矫形鞋辅助下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5例,采用单纯端端缝合修补11例,腓肠肌筋膜瓣加强修补2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周,常规使用自制矫形鞋辅助下行康复训练.应用AOFAS评分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35例中,AOFAS评分评优19例(54.3%),良15例(42.9%).不同方法缝合修补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手术修复跟腱断裂疗效良好,术后给以矫形鞋辅助下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术后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行髓核摘除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行髓核摘除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颈肩疼痛程度;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26例患者行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3±39)min。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术后患者上肢疼痛麻木症状均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而术后2天与末次随访时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6个月,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行髓核摘除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及可行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中规范操作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pillar植入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4月采用微创经椎弓根pillar置入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7例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进行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100%)、伤椎Cobb′s角。结果:27例患者共植入54枚椎体支柱块,均获得6~26个月的随访,平均手术时间为(47.6±8.5)min,平均术中失血量(28.4±12.3)ml。术后CT证实17例患者椎弓根皮质有破裂,其中外侧皮质破裂15例,内侧皮质破裂2例,其中1例患者因内侧壁破裂引起下肢神经症状,经治疗后缓解。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值、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值及伤椎Cobb′s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支柱块未发生移位或塌陷。结论:微创经椎弓根pillar置入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规范操作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四十年间,移位型髋臼骨折(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DAF)的处理原则从保守治疗发展为手术治疗。Judet和Letournel的工作导致了DAF的治疗原则从保守治疗向手术治疗的转变,掀起了髋臼骨折治疗的革命。他们认识到移位型关节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加上早期功能锻炼的原则在髋臼骨折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融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Pillar植入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非融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Pillar植入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完整随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评价伤椎前缘高度比(VHI)、椎体后凸角(VKA)、矢状面Cobb角(RKA)、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内固定失败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手术时间95 ~ 150 min,平均118.5 min;术中出血量300 ~ 800 ml,平均465 ml.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7个月.平均术前VAS评分8.3(6~10)分,术后2.3(0~7)分,术后3个月1.6(0~4)分,末次随访1.2(0~3)分.受伤前所有患者均能够工作,在最后一次随访中,平均ODI为21.6%.VHI由术前的(58.70±12.33)%恢复至术后的(86.64±9.76)%,末次随访时为(82.37±8.16)%,平均纠正伤椎高度丢失4.27%;VKA由术前的(16.32±6.21)°恢复至术后的(3.32±5.42)°,末次随访时为(6.45±6.74)°,平均纠正后凸角丢失3.13°;RKA 由术前的(25.65±8.67)°恢复至术后的(7.66±6.74)°,末次随访时为(8.32±6.73)°,平均纠正Cobb角丢失0.66°.VAS评分、ODI、VHI、VKA、RKA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失败病例,术前6例有神经症状患者术后完全恢复.结论 Pillar伤椎内植入增强了脊柱前、中柱的应力载荷,避免了为防止内固定失败而进行的后路植骨融合,保留了人体动态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并且内固定取出后仍可维持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