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合应用高渗氯化钠溶液和琥珀酰明胶对失血性休克犬的血流动力学和氧转运的影响。方法:18只犬麻醉后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空气。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为6.7kPa并维持2h。分为3组,每组6只。氯化钠溶液组:于5min内输入失血量10%的75g·L-1NaCl;高渗氯化钠溶液/琥珀酰明胶组:于5min内输入失血量10%的75g·L-1NaCl/琥珀酰明胶;乳酸钠林格氏液组:于20min内输入2.5倍失血量的乳酸钠林格氏液。结果:3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治疗后都有显著的改善。高渗氯化钠溶液/琥珀酰明胶对血流动力学和氧供的作用时间较HSC持久。高渗氯化钠溶液/琥珀酰明胶组的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各组氧摄取率和血浆乳酸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应用小容量75g·L-1NaCl/琥珀酰明胶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兔肺模型,评估传统通气模式(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加最佳PEEP(permissive hypercapniaassociated withidealPEEPventilation,PHY+ PEEPi)的通气模式对肺损伤的影响,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 与机械通气引起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injury,VILI) 的关系。方法:12 只成年兔,以反复肺灌洗法制备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兔肺模型。以CMV(C组) 或PHY+ PEEPi (P 组) 通气4 h 后,测定通气前、后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TNFα含量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肺水量,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病理检查。结果:CMV 组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BALF中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数,总肺水量及血管外肺水量明显增多,肺内病理改变为较明显透明膜形成及炎性细胞聚集;而PHY+ PEEPi 组引起较少的上述病理、生理变化。且CMV 组BAL  相似文献   
3.
雷米芬太尼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测定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Cp50)。方法20例择期手术病人行椎管内阻滞。按序贯法给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20min,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率为1·5。测定RR、SpO2、PETCO2及动脉血气。结果雷米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Cp50为1·8μg/L,95%可信区间为1·5~2·1μg/L。结论雷米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Cp50为1·8μg/L。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临床上并非罕见的综合征,特点为低血压、对血管收缩剂低反应性、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代谢障碍,细胞损害,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预后很差。对于其发病机制已有很多研究,但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异丙酚靶控输注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方法择期手术病人20例,瑞芬太尼靶控输注2 min后,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 mg·L-1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率为 1.2。结果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为2.6μg·L-1,95%可信区间为2.4- 2.8μg·L-1。结论在复合靶控输注3 mg·L-1异丙酚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控浓度为2.6μg·L-1。  相似文献   
6.
Sodasorb(R)LF降解七氟醚生成化合物A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测定七氟醚与Sodasorb(R)LF反应生成的化合物A含量.方法 30例 ASA Ⅰ或Ⅱ级行七氟醚全身麻醉的掸期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吸入氧气的流量分别为2 L/min(A组)、0.5 L/min(B组)和0.3 L/min(C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均为1 MAC.分别在0(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到达1 MAC时)、1和2 h从回路中抽取气体样本,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化合物A含量,并同时测定吸收剂温度和含水量.结果 各组均未测出化合物A的含量.结论 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到七氟醚与 Sodasorb(R)LF反应牛成化合物A.  相似文献   
7.
8.
内毒素血症下大鼠主、肺动脉血红素氧化酶-1的不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临床上并非罕见的症候群,对于其发病机制已有很多研究,但仍未完全被阐明。本文旨在研究内毒素血症时大鼠主、肺动脉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变化,以明确一氧化碳在感染性休克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4岁,行全身麻醉。随机分为2组(n=30):七氟醚组(S组),吸入1MAC七氟醚麻醉诱导;异丙酚组(P组),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3 mg/L异丙酚麻醉诱导,2组均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4μg/L瑞芬太尼。病人入室静卧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2、3min的BP和HR以及病人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插管前即刻2组BP下降,S组HR减慢(P<0.01);插管后1min P组BP下降(P<0.01);插管后3min S组BP下降(P<0.05)。插管后3 min,P组HR较S组快(P<0.05)。S组意识消失时间短于P组(P<0.01)。结论 七氟醚用于全麻诱导,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腰麻病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测定腰麻病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方法择期行腰麻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n=20),瑞芬太尼组按序贯法靶控输注瑞芬太尼20 min,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值为1.5;舒芬太尼组按序贯法靶控输注舒芬太尼40 min,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值为1.2。根据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气分析判定呼吸抑制。结果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为1.8μg·L-1,95%可信区间为1.5~2.1μg·L-1;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为0.23μg·L-1,95%可信区间为0.21~0.25μg·L-1。结论腰麻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分别为1.8μg·L-1和0.23μ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