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背景:近年来对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已证实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长,减轻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目的:观察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束缚-水浸应激诱发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区组设计,实验于2007-03/09 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和甘肃省中医学院进行。 材料: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对照组,每组10只。 方法:应激前用1×1012 cfu/L 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给预防组大鼠灌胃,隔天一次,共灌胃6次,每只大鼠0.3 mL/次,同时用同剂量单纯减毒沙门氏菌同方法给对照组大鼠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用等体积的碳酸氢钠(10%NaHCO3)同法灌胃。将模型组、预防组和对照组大鼠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复制应激性胃溃疡模型,18 h后,麻醉后将4组大鼠处死。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比色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清皮质醇含量,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测定胃溃疡指数。 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的出血及糜烂,预防组的黏膜损伤明显轻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应激后预防组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 < 0.01)。②模型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1),预防组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③模型组血清皮质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1),预防组血清皮质醇的含量虽高于正常组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 结论: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可通过减少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和皮质醇的含量,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联合检测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hpc,Ⅲ,Ⅳc含量与肝细胞功能指标,肝纤维化严重程度(Child分级)进行比较,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基础加两种不同抗生素的一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对 82例经^14碳-尿素酶呼气试验(^14C—UBT)和Hp—IgG抗体检查均为阳性的门诊患者行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加两种抗生素一周三联治疗,A组为呋喃唑酮100mg2次/d加阿莫西林1000mg2次/d口服,B组为甲硝唑400mg2次/d加阿莫西林1000mg2次/d口服,治疗1周后停药,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 A组Hp根除率为84.21%(32/38),B组为63.64%(28/44),两组根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根除Hp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由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组成的一周三联疗法可获得较高的Hp根除率,且价廉安全实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Hp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和肿瘤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肝损害和腹水蓄量的关系。[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87例,根据Child-Pugh改良计分法判定肝功能损害程度,A级22例,B级38例、C级27例,检测SAAG及腹水CA125水平,分别计算3组的SAAG及CA125均值,结合SAAG和CA125水平,观察腹水再发生的情况。[结果]SAAG和CA125随Child-Pugh肝功能评分的增加均逐渐增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腹水量的增多,SAAG和CA125水平也呈逐渐升高趋势。SAAG和CA125呈正相关,随肝功能的减退逐渐升高。[结论]SAAG和CA125水平可作为反映肝硬化患者肝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并对衡量肝硬化患者的预后,监测肝硬化患者腹水消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甘肃天祝县与兰州市两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并考察各种相关因素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Helicobacterpylori IgG抗体金标渗滤斑点法和14 C 尿素呼气试验检测1780例2 0岁以上居民的H .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天祝县H .pylori感染率76.8% ,显著高于兰州市的5 8.4% (P <0 .0 1)。汉藏两族及男女两性相比,其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 )。Hp感染与饮水源显著相关,饮用自来水者感染率显著低于饮用池塘/沟渠/河水和井水者(P <0 .0 1。H .pylori感染与人均年收入、碗筷洗刷情况、便后洗手和上消化道症状相关(P <0 .0 5 )。结论天祝和兰州两地区的H .pylori感染率均较高,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H .pylori感染与饮用水源、生活卫生习惯、经济状况和上消化道症状等流行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活动性肝硬化即使经积极保肝治疗,仍将持续进展为晚期肝硬化,甚至是终末期肝病,成为临床一大难题。而慢性乙肝的积极抗病毒治疗,为控制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进展带来了希望。自2002年8月以来,我们使用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并进行了3年以上的随访,发现拉米夫定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热病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VL),属地方传染病,在我省某些地区时有发生。现将2001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例黑热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3年测定飞129例常见胃肠道疾病患者的空腹血清胃泌素,并与31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正常对照组:共31例(男21,女10),年龄在18~60岁之间,系本院健康体检者,均无上消化道不适及器质性病变。 二、胃肠道疾病组: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共179例,其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25例(男18,女7),年龄21~60岁,有慢性持续性中上腹不适、疼痛、饱胀及烧心等,并经上消化道钡透或胃镜、B超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肿瘤及肝胆胰疾病,符合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抗Hp药物治疗这类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还证实Hp感染也是胃癌和胃淋巴瘤的重要病因之一。但Hp的确切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综述近年来有关Hp与氧自由基相互关系的报道,以期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