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研究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旨在区分可能需要加强监护治疗患者,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2家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的3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A-DROP评分系统(年龄:男性≥70岁,女性≥75岁;脱水表现或血尿素氮≥21 mg·d L-1;血氧饱和度≤90%或动脉血氧分压≤60 mm Hg;意识障碍;收缩压≤90mm Hg),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A-DROP评分=0)和高风险组(A-DROP评分≥1)。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阐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高风险组住院患者67例(22.19%),低风险组住院患者235例(77.81%)。高风险组患者的年龄和CT评分较低风险组更高,死亡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当患者的年龄≥68岁,入院时CT评分≥8时,住院死亡风险较高。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8岁(OR为25.31,95%CI:8.99~71.27,P<0.001)和CT评分≥8(OR为2.69,95%CI:1.01~7.21,P=0.048)是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高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2.
医学创新与思维方式革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生命科学不断突破,医学范畴、模式、观念、内容等都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医学创新必将伴随着医学思维模式的不断革新。1 医学创新的趋势1.1 医学创新的内外动因: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资源,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医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子系统,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它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和功能,这是医学创新的外部原因。同时,医学中的各种要素按不同层次分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1月始,我们应用特定电磁波辐射防治阑尾术后切口感染30例,并与1983~1984年间超短波治疗组作对照,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两组病情基本相同,均系住院患者。其中TDP组30例,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长段( >20 cm)输尿管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合并结石,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操作过程中因套篮取石或碎石后退镜等发生的长段输尿管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7 ~59岁,平均48岁;左侧4例,右侧1例.其中输尿管黏膜全程撕脱2例,自肾盂至膀胱连接处输尿管完全离断3例;缺损长度21~25 cm,平均22cm.5例均急诊行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同时行患侧膀胱腰大肌固定,成形输尿管内置7F双J管,新建输尿管平均长度22 cm. 结果 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h,平均1.5h.术后成形输尿管旁引流管第3天拔除4例,1例因漏尿于术后第10天拔除.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复查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正常,术后8周在膀胱镜下安全拔除双J管.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手术侧轻度肾积水及输尿管轻度扩张,但总肾功能正常;4例随访2~4年未见明显异常,IVU检查显示手术侧成形输尿管形态均正常,显影良好. 结论 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是长段输尿管损伤修复的理想术式,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肾内阻力指数对梗阻性积水肾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肾内阻力指数和阻力指数差在诊断单侧梗阻性肾积水及对积水肾功能可复性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多普勒超声检测53例单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主肾动脉、肾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多普勒频谱,检测指标为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最低流速(Vmin)、阻力指数(RI)、波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差(ΔRI),并且进行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动态观察,同时分静脉尿路造影(IVU)对比。正常对照组36例。结果53例单侧梗阻性肾积水患者中,轻度肾积水、中度肾积水和重度肾积水的RI及ΔRI均升高,以中度肾积水和重度肾积水更为显著(P<0.01),轻度肾积水ΔRI较RI更具有显著性;动态观察RI和ΔRI进行性下降。结论RI和ΔRI为单侧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及积水肾功能的可复性评估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在国内7家医院对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2mg或3 mg和安慰剂的238例ED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3个主要疗效指标的统计学分析显示,试验药物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次要疗效指标分析结果与主要疗效指标一致.与药物相关的主要不良事件有头晕、恶心、面部潮红、出汗、胃部不适和呕吐,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呈一过性,无需处理.结论 盐酸阿扑吗啡舌下片2 mg或3 mg治疗国人ED足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肾肿瘤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寻找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SELDI)技术,检测12例人肾肿瘤和正常肾组织蛋白质谱图表达。结果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在IMAC3蛋白质芯片上人肾肿瘤组织谱图中显示2个特异性蛋白质峰明显增高,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5750.4和5861.7,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结论人肾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蛋白质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发生机理及其临床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吡咯烷二巯基氨甲酸(PDTC)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及雄性的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PDTC组及对照组.IRI组:24只,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PDTC组:24只,缺血再灌注前15 min经鼠尾静脉注射PDTC 150 mg/kg,其余步骤同IRI组;对照组:8只,不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IRI组和PDTC组分别于再灌注后2、6和24 h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检测肾组织中自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取对照组的各项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IRI组大鼠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的血Cr、BUN、IL-8及TNF-α含量、NF-κB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PDTC组(P<0.05).再灌注后6 h时,PDTC组大鼠肾组织中IL-8和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24 h时,PDTC组大鼠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C组大鼠肾损伤的病理变化较IRI大鼠明显减轻.结论 PDTC通过抑制NF-κB,有效减少IL-8,TNFα和iNOS的产生,对肾缺血再灌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实验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电化学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观察电化学治疗对实验犬前列腺、邻近脏器形态结构及其心电图、肛温、电解质的影响 ;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最大尿流率 (Qmax)、剩余尿 (PVR)、前列腺体积 (V)观察 1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 ,前列腺血流阻力指数 (RI)评估局部血流量变化。 结果 合适长度电极 (从前列腺尿道内口计算 ,比对应的前列腺尿道短 10mm)对犬前列腺尿道有直接损伤作用 ,达到治疗效果 ;超长电极组 (比对应前列腺尿道长 10mm)可发生尿道直肠瘘、尿失禁等并发症。对其他邻近脏器均未见明显损伤。监测心电图、直肠温度及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变化。临床应用 11例 ,治疗前RI为 (0 .70±0 .0 4 ) ,治疗后 2周为 (0 .73± 0 .0 3) ;治疗前IPSS、QOL、Qmax、PVR、V分别为 (2 6 .7± 6 .2 )、(4 .9±0 .5 )、(7.8± 2 .0 )ml/s、(12 9.1± 4 0 .8)ml、(4 8.0± 13.1)ml,治疗后 1个月分别为 (19.5± 4 .7)、(3.5± 0 .6 )、(12 .4± 3.1)ml/s、(6 4 .1± 2 7.4 )ml、(4 7.0± 13.5 )ml,其中IPSS、QOL、Qmax、PVR、RI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V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总有效率 82 % ,无 1例并发症发生。 结论 操作正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取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184例。结果 184例巨大鹿角 形肾结石患者全部痊愈。结论 该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取石干净、对肾功能影响小等特点,是目前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