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3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3例、改良Fontan手术2例、Mustard及大动脉调转术各1例,Rasteli手术26例,包括15例心内隧道和心外管道,11例心内、外双管道。这26例心外管道中,除4例采用同种主动脉管道外,其余为经处理的猪肺动脉人工管道。全组手术死亡10例,晚期死亡1例。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病理解剖变异性大,应按不同类型的病理解剖特征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史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年龄大于60岁的冠心病患者65例术前和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 ,患高血压的病人冠脉搭桥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 ,术后30min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 (PaO2/FiO2)比值明显低下 ,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 ,术后24h内胸腔引流量明显增加 ,术后大剂量多巴胺 (>10μg·kg-1·min -1)应用率及重症监护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病史使患者冠脉搭桥术后早期肺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出血倾向增加 ,提示维持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正常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法洛四联症是小儿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该畸形的治疗效果与手术方法、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处理及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密切相关。我院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997年1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56例婴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现将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室缺)与肺动脉狭窄(肺窄)多采用室缺修补和解剖左室到肺动脉的心外管道吻合(即Rastelli手术),但该种手术的晚期效果差。1990年,Ilbawi等报道应用双调转术(doubleswitch手术)治疗该畸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双调转术是心房内调转术和大动脉调转术或Rastel1i术相结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3岁以内患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及其危险因素,以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 对1993年1月~2001年12月间389例患儿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及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1岁、心胸比值(C/T)≥0.5、室间隔缺损直径≥1cm、合并肺动脉高压、补片修复缺损、主动脉阻断时间≥30min及术后低钾血症与术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结论 心律失常是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早期手术、缩短主动脉时间、维持术后24h内循环稳定、防止电解质紊乱和缺氧、酸中毒的发生,是降低3岁以内室间隔缺损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报告3例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后成功救治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例1:男,体质量3.3 kg,年龄 3 d.术后间断呼吸机支持1 190 h,ICU时间60 d,术后早期发生低血糖、低血钙、低血小板、肺出血、低氧血症和心衰,长期呼吸机支持并发肺不张、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治疗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治疗经验,分析A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10例行CABG术的患者中共26例发生AF(AF组),对其进行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治疗。对房颤组及未发生AF的其余84例患者(非AF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CAN3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果CABG术后AF发生率为23.6%,应用可达龙治疗1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7例(84.2%),应用艾司洛尔治疗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75%),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100%)。相关因素分析显示,CABG术后发生AF与年龄、左房大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及术前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年龄〉65岁)、术前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达龙、艾司洛尔等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是治疗CABG术后AF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高龄、左房大及存在右冠状动脉近一中段病变的患者,CABG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术后AF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程序中心肌环磷酸腺苷含量及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和全军心血管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36只,根据预适应程序分为第1,2,3次缺血,第1,2,3次再灌注,每一时间点6只大鼠。实验过程:用手术套管法造成左冠状动脉主干缺血及再灌注。所有实验动物在实验程序结束后,取出心脏迅速置液氮保存备用。实验评估:用放射免疫法测环磷酸腺苷水平,生化法测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活性变化。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环磷酸腺苷含量:第1次再灌注组低于第1次缺血组[(0.325±0.015),(0.395±0.024)pmol/g,t=6.06,P<0.001],第2次再灌注组低于第2次缺血组[(0.523±0.017),(0.708±0.067)pmol/g,t=6.56,P<0.001],第3次再灌注组低于第3次缺血组[(0.567±0.031),(0.712±0.038)pmol/g,t=7.24,P<0.001]。②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第1次再灌注组低于第1次缺血组[(10.115±1.000),(16.351±0.849)pkat/g,t=11.12,P<0.001],第2次再灌注组低于第2次缺血组[(11.877±2.213),(14.869±0.619)pkat/g,t=3.31,P<0.01],第3次再灌注组低于第3次缺血组[(11.745±0.987),(14.766±0.329)pkat/g,t=7.09,P<0.001]。③缺血预处理程序中心肌环磷酸腺苷含量及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活性随缺血及再灌注呈周期性波动。在5min缺血预处理时表现为明显增高,而在间隔的再灌注程序中恰呈相反改变,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环磷酸腺苷及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的周期性波动变化可能是激发心肌缺血预处理的机制之一,环磷酸腺苷可能在预处理保护作用中起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2例,6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5例,急性肠系膜缺血坏死出血1例.按照术后有无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2组:消化道出血组6例,对照组576例.比较2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及用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582例中6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全部治愈.消化道出血组年龄≥70岁、术前高血压、术前脑血管病变、术前心肌梗死、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术后低心排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7%与21.0%,100%与51.7%,33.3%与8.7%,83.3%与32.1%,50.0%与13.5%,33.3%与7.8%,P均<0.05);消化道出血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72.00±4.15)岁与(62.53±9.31)岁,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5.67±6.50)%与(64.64±9.53)%,P<0.05],术后输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1115.00±689.89)ml与(663.44±505.34)ml,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50.67±41.59)d与(17.42±9.14)d,P<0.01].用逐步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年龄≥70岁,术前心肌梗死,术前心功能分级≥Ⅲ级(OR值分别为10、948、9.11、11.53,P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较困难,评估患者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利于进行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