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名健康者(非患者组)、9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和84例前列腺癌患者(PCA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PSA和PSCA的含量,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独或联合检测PSA和PSC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BPH组和PCA组血清中PSA和PSCA含量显著高于非患者组(P<0.01),PCA组中PSA和PSCA含量显著高于BPH组(P<0.01).PSA、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区分非患者和BPH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95%CI为0.615~0.766),0.700(95%CI为0.673~0.814)和0.898(95%CI为0.854~0.943),表明两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BPH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区分非患者和PCA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95%CI为0.813~0.921),0.904(95%CI为0.858~0.951)和0.973(95%CI为0.944~1.000),表明PSA、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PCA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区分BPH患者和PCA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95%CI为0.608~0.766),0.818(95%CI为0.752~0.884)和0.862(95%CI为0.803~0.920),表明在区分BPH和PCA的诊断中,二者单独检测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结论 血清PSA和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BPH和PCA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并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8月我院收治1例成人腹腔内型隐睾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提示右侧精囊囊肿并右肾缺如,诊断为隐睾伴Zinner综合症。此病罕见,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2岁,因“发现右侧阴囊空虚1月”入院,门诊彩超检查右侧阴囊空虚,未发现右侧睾丸附睾。右侧腹股沟区彩超示右侧腹股沟管内未探及可疑睾丸及附睾。入院后完善全腹平扫+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男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各39例,分别采用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及传统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及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尿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白天的尿控情况均好于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控情况,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特别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急诊病之一,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来避免睾丸切除。睾丸扭转在年轻男性人群中并不罕见,事实上,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发病率甚至比睾丸肿瘤还要高得多。然而睾丸扭转对男性健康威胁方面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公众关注。本文阐述了睾丸扭转在病因、遗传、诊断、治疗、生育、医疗投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尿液脱落细胞检查与肿瘤残留、复发的相关性,探索术后尿液脱落细胞学阳性作为二次电切手术指针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9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对电切术前、术后[分别于手术室、术后第一天、术后四周(每周一次)]收集新鲜尿液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吉西他滨(术后即刻灌注,前四周,每周一次;后每月一次,共1年),术后随访至肿瘤复发或满两年。统计各个研究时间段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尿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率情况。结果:9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15例,术后即刻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86例,术后第一天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32例,术后第一周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10例,术后第二周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5例(均行二次电切,证实为肿瘤残留),术后三周、四周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在两年的随访期内共15例证实为肿瘤复发,其中4例为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结论:非肌层浸润膀胱癌行电切术后通过连续多次进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发现尿液中播散的癌细胞以及创面残余癌组织存在,可作为决定是否进一步行二次电切手术的备选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分化精索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多次复发高分化精索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诊治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初次手术行右侧精索区脂肪组织送检。术后病检提示:高分化脂肪肉瘤。随访1年内,因复发分别行双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及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结论 精索脂肪肉瘤是极为罕见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局限性病变完整手术切除是关键,局部复发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无法达到R0切除,术后复发率极高,脂肪肉瘤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仍期待更确切的辅助疗法联合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肾脏钝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腹腔脏器损伤类型,致伤原因多样,常合并其他器官损伤,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分级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治疗上,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依然存在争议.本文拟根据最新证据分析肾脏钝性损伤的病因与病理学基础、临床表现与分级标准、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以及诊疗现状,以期为临床诊治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膀胱造瘘后部分患者后期会出现慢性尿路感染、刺激性皮炎、瘘口周围漏尿、反复血尿、膀胱挛缩,甚至膀胱肿瘤等并发症。我院近期收治1例65岁膀胱造瘘术后4年诊断膀胱癌并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手术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膀胱造瘘管间断血尿伴周围漏尿半年”入院。既往14年前诊断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于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4年前诊断神经源性膀胱行耻骨上膀胱切开造瘘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