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7篇
肿瘤学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和CD表达水平。结果:在食管癌中CD44v6和C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5%和64.6%,CD44v6和CD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浸润,淋巴结转移作预后相关。结论:CD44v6和CD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是预测食管癌转移潜能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胆管狭窄的治疗有多种术式,但由于每一位手术者治疗的病例数有限,以致重建技术难以标准化。本文报告了手术治疗医源性胆管狭窄的13年经验,强调根据狭窄部位进行术式选择。患者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26~72岁,平均45岁。胆管损伤原因:单纯胆囊切除27例,胆囊切除、胆管探查8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或肝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各1例。按照Bismuth对胆管狭窄的分型,将患者分组。一次手术者34例,一次以上者5例。共施行45例次胆肠吻合术,其中肝总管空肠吻合22例,左肝管空肠吻合(Hepp一Couin…  相似文献   
3.
MR脊髓成像诊断腰椎管狭窄症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MR脊髓成像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水平。方法:观察100例手术证实的腰椎管狭窄症MR脊髓成像表现,着重研究蛛网膜下腔形态改变,神经根鞘袖的成像状况。结果:当硬膜囊前后径<8mm,提示椎管狭窄。其成像表现可分为6种类型:①束腰型;②残根型;③单侧压迹型;④节段性缺损型;⑤藕节型;⑥长柱型。结论:根据MR脊髓成像分型及测量,可为临床设计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囊癌CD44v6和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和bcl 2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 ,以及CD44v6表达与bcl 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0例原发性胆囊癌、2 0例胆囊腺瘤和 1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44v6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bcl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 .0 %和 60 .0 % ,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 (分别为 45 .0 %和 30 .0 % ,P<0 .0 5) ,并随着胆囊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病理分级的增高和转移而明显增高 (P<0 .0 5)。同时 ,CD44v6的表达与bcl 2表达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5)。结论 CD44v6和bcl 2均是胆囊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胆囊癌CD44v6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CA19-9及其同分异构体CD15s在大肠癌表达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A19-9及其同分异构体CD15s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法(CSA)检测150例大肠癌、84例转移淋巴结和50例远离癌组织的正常大肠黏膜CA19-9及其同分异构体CD15s的表达状况.结果:CA19-9和CD15s阳性物质在远离癌组织的正常大肠黏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44/50)和18.0%(9/50),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1.3%(122/150)和94.0%(141/150),转移淋巴结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66.7%(56/84)和95.2%(80/84).结论: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及评估患者预后的肿瘤相关抗原,CD15s比CA19-9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CD4 4v6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 ,CD)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 6 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 4v6和CD表达水平。结果 在食管癌中CD4 4v6和C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8.5 %和 6 4 .6 %。CD4 4v6和CD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结论 CD4 4v6和CD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是预测食管癌转移潜能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胰腺脓肿是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并发症之一.虽主要是脓液的积聚,但同时也可能包含不同数量的半固体状的坏死组织。这些脓肿大多数由胰腺及其周围组织逐渐坏死液化形成,少数也可能是由于胰腺周围或腹腔其它部位的积液感染所致,另外还包括胰腺坏死组织清创引流术后发生的脓肿。由于其临床表现可能较晚或不明显,对可疑病例宜尽早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TC)组织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Sialyl Lewis-X,SLeX)和p16基因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PTC组织中SLeX和p16基因的表达. 结果在PTC中,SLeX和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和58.7%,SLeX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p1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P<0.05). 结论SLeX和p16基因的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SLeX和p16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例1 患者女,15岁,未婚.发现右乳肿块3个月余,无发热,疼痛等症状,近期肿块迅速长大.查体:肿块位于右乳外下象限,2.0cm×1.6cm,边界清,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质硬而韧,无压痛,与胸壁及皮肤无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废弃术治疗小体积萎缩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8年2月为184例小体积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损伤控制性纾困手术,根据胆囊萎缩趋向及位置,分为5种病理情况分类处理胆囊管及胆囊三角:(1)胆囊管、胆囊三角均可分离;(2)胆囊管可分离,胆囊三角闭塞;(3)胆囊管闭塞或消失,胆囊三角可分离;(4)胆囊管与胆囊三角均闭塞消失;(5)胆囊壁与周围脏器严重纤维化粘连甚至形成内瘘。第(1)种情况行传统经典胆囊切除术,其他情况施行纾困治疗的胆囊废弃术,酌情纵向或横向直接剖开胆囊取石,然后决定胆囊壁切除的多寡。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同期处理。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未合并胆总管结石的158例患者,86例3孔法完成,72例4孔法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及发生胆管损伤。术中出血量平均(6.4±4.5)mL,术后发生胆漏2例,持续引流2~4 d自愈。术后平均住院(4.1±1.6)d;合并胆总管结石26例,均4孔法完成手术。结论:取净结石,分类妥善处理胆囊管及胆囊三角,废弃胆囊功能,可安全地完成小体积萎缩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废弃术可作为腹腔镜治疗的可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