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例,比较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病例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康复时间、治疗满意度、重新选择治疗意愿等方面情况.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34例(2008年1月~2009年8月),手术组16例[平均随访时间(14.2±1.6)个月,失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人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s,OVB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本院采用PKP术治疗的105例无神经脊髓损伤的OVBF...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3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进行影像学、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Matta影像学评分:优29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6%;关节功能Merled’Aubigné评分:优22例,良5例,尚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8%。本组患者未发生异位骨化、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位质量和功能康复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利用自研定制的腰椎复合运动机使犬腰椎模拟人类脊柱生物力学及运动学特点,通过累积性施加腰椎运动负荷,无创性构建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方法 将20只成年雌性草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犬麻醉后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在持续轴向载荷下(245 N)进行一定周期数的腰椎六位相(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左右旋转各45°)复合运动,每天运动6 h;对照组犬麻醉后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不予任何干预。实验组犬在进行复合运动前及运动2万、5万、10万、15万次时进行腰椎影像学检查,采用侧位X线片测定椎间隙高度指数(DHI)下降情况,MRI及T2-mapping成像定量分析评定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采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退行性变程度分级,当椎间盘在MRI T2加权像上出现明显退行性变(改良Pfirrmann分级>5级)时即认定为造模成功,停止复合运动,观察是否存在逆转现象。结果 实验组犬下腰椎3个节段DHI值随着复合运动量的累积而缓慢下降,当复合运动10万次时,L6/L7、L7/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个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预防复位椎体术中再塌陷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双侧组采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组采用单个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测量评估临床效果。[结果]双侧组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大于单侧组,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的骨水泥弥散面积率明显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球囊扩张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球囊取出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双侧组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单侧组,而椎体后凸角小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VAS、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双侧组椎体前缘高度仍显著大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此时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后1 d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个球囊双侧序贯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有效预防复位椎体术中再塌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宜的固定节段。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单节段胸腰椎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因不同的骨水泥钉棒固定方法分为短节段固定组(病椎上下各1椎)和长节段固定组(病椎上下各2椎)。其中短节段固定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75.3±4.5)岁,腰椎骨密度T值(-3.1±0.3) g/cm~3,随访时间(13.0±2.3)个月;长节段固定组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74.5±3.9)岁,腰椎骨密度T值(-3.2±0.3) g/cm~3,随访时间(14.7±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率,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短节段固定组少于长节段固定组,术后7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水泥渗漏(9/25 vs 11/21)及邻椎骨折发生(4/25 vs 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短节段固定均可有效缓解疼痛、纠正后凸、提高功能指数,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因此对于胸腰椎单节段Ⅲ期Kümmell病无需延长固定节段,短节段固定更符合临床需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稳定性骨折,临床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目前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卧床休息、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理疗及功能锻炼等。传统的功能锻炼方式较为简单,患者在下床后常感到腰背部沉重乏力和酸痛,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核心肌力训练是指针对核心区域肌群及其深层小肌群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该疗法以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为关键要素。我科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采用悬吊带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宋偲茂  熊小明  邓轩赓 《四川医学》2013,(10):1502-1504
目的 研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2月,52例患者分为两组行内固定取出术.分别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VAS、ODI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49.2±5.6)min,手术出血量(68.0±14.9)ml,术后第3个月VAS、ODI评分分别为(1.6±0.4)、(16.8±5.9).经后正中入路平均手术时间(59.2±7.9)min,手术出血量(115.0±12.4)ml,术后第3个月VAS、ODI评分分别为(2.2±0.6)、(22.8±3.4),术后无皮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两组间出血量、术后3个月内随访VAS和ODI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末次随访VAS、ODI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内固定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腰背肌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较长时间随访腰背肌功能仍恢复不佳,可能与创伤后内固定术损伤脊柱核心稳定性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传统骨水泥单次灌注技术比较,评估两次骨水泥灌注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无神经脊髓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其中30例患者术中采用两次骨水泥灌注(两次组),其余2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骨水泥单次灌注(单次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记录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后凸角和随访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两次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与单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组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单次组(P0.05),而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次组(P0.05)。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8.5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椎体后凸角均低于术前(P0.05);而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ODI均低于术后1 d(P0.05);但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后凸角较术后1 d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无椎体再发骨折等并发症。[结论]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地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