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烟草流行是全世界至今所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几年大学生吸烟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了解沈阳市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流行状况、控烟知识的知晓情况、控烟的态度和行为,为沈阳市各高校更好地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方法选择沈北地区1所医学院校、4所非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作为此次调查的样本来源,对5所学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977名作为样本,于2016-04开展问卷调查。组间构成比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吸烟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42份,吸烟者共145名,吸烟率为17.2%,其中,医学专业大学生占比17.2%低于非医学专业的82.8%,χ2=124.511,P0.001;男生占比94.5%高于女生的5.5%,χ2=41.541,P0.001。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控烟态度与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包括控烟活动、是否支持禁烟法律、是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和是否应该在封闭场所禁止吸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了解相关法律(OR=0.431,95%CI为0.259~0.717,P=0.001)、知道尼古丁的戒烟疗法(OR=0.362,95%CI为0.229~0.571,P0.001)、专业(OR=0.486,95%CI为0.291~0.809,P=0.006)为保护性因素,性别(OR=23.828,95%CI为11.208~50.656,P0.001)为危险因素。结论医学专业学生对控烟活动、禁烟法律、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支持度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MG)的动物模型研究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不同的MG实验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G的多样性,但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尚不能在一种模型中模拟MG的所有特征。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涵盖了参与抗乙酰胆碱受体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机制,为理解MG的免疫学特征提供了基础。被动转移模型的特点是疾病诱导简单,在单次注射抗体后24 h内迅速出现虚弱症状。基因工程的优势在于更具有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模拟MG的遗传基础,弥补了EAMG模型的不足。药物诱导模型具有建模迅速、不涉及复杂免疫激活和抗原诱导的特性,然而,其在模拟疾病复杂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体外模型对患者血清的表型和功能反应进行匹配,该模型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异种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更贴近临床实际。该综述总结了各种实验模型的优缺点,帮助研究者选择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模型。为推动对该疾病复杂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方向,并为新的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微波固化治疗肝脏多发性肿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肝脏外科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微波固化治疗肝脏多发性肿瘤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6.7±11.4)岁。9例病人均采用腹腔镜切除部分肝脏,余病灶行微波固化术。观察病人术中及术后情况,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 7例病人联合应用腹腔镜肝切除与微波固化,2例因出血风险大中转开腹,联合胆囊切除2例,手术时间为(191.6±42.2)min,术中出血(85.5±63.2)ml,术后住院时间(6.0±1.8)d,肝门均未阻断,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出血、胆瘘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微波固化作为微创手段治疗肝脏多发性肿瘤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周璐  姚舜禹  朱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12):1280-1287

目的 比较股神经阻滞(FNB)与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3月,收集股神经阻滞(FNB组)与收肌管阻滞(ACB组)用于ACLR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手册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篇发表于2014—2021年的RCT研究,共计患者719例,FNB组359例,ACB组360例。FNB组和ACB组术后0~3、6、12、24、48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NB组与ACB组术后24、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篇文献认为ACB组能更好地保留患者股四头肌肌力,3篇文献认为ACB组与FNB组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ACB与FNB在ACLR术后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患者满意度方面无显著差异,ACB在保留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方面可能更具优势,但还需后续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合并术前焦虑和认知功能下降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焦虑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妇科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89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 Ⅱ或Ⅲ级,术前1 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焦虑亚量表评分≥8分且蒙特利尔认知评分量表(MoCA)<26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S组,n=45)和生理盐水组(C组,n=44)。S组麻醉诱导时静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麻醉维持时泵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1·h-1,术后使用艾司氯胺酮PCIA镇痛。C组在麻醉诱导、维持和PCIA镇痛时予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其余用药同S组。于术前1 d、术后1、3 d采用HADS及MoCA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和认知功能。检测术前1 d和术后3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麻黄碱使用情况,入PACU后1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拔管时间、术后48 h内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情况以及术后48 h内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头晕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S组术后1、3 d焦虑发生率明显降低、MoCA认知评分明显升高,TNF-α、IL-6、S100β浓度明显降低,BDNF浓度明显升高,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术后48 h内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发热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麻黄碱使用率、拔管时间、术后补救镇痛率及术后48 h内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和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艾司氯胺酮可降低炎性因子浓度,减轻神经损伤,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状态及减轻认知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吲哚菁绿(ICG)荧光融合影像(FIGFI)在引导精准右半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例行FIGFI引导精准右半肝切除治疗HCC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经门静脉右支或外周静脉注射ICG,行正显示法或反显示法三维显影半肝行精准右半肝切除。结果 11例病人中10例(90.9%)术中肝脏显影成功,在FIGFI引导下完成精准右半肝切除,行反显示法8例,行正显示法3例,其中反显示法失败1例。10例病人肝表面ICG荧光范围均与缺血线一致,术后断面均清晰分界,11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46(150~345)min,术中出血量为241(100~600)mL,所有病人术中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10.4(6~15)d,术后峰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46(114~707)U/L,总胆红素为47.1(21.5~68.0)μmol/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4/11),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11例病人均为肝细胞癌、切缘阴性,其中8例存在微血管侵犯。11例病人随访3.9(1~7)个月,其中1例病人术后2个月出现肺转移,无病人死亡。结论 FIGFI可以实时引导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HCC,有助于提高右半肝切除治疗HCC的精准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麻醉诱导期,A、B、C组分别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0.4 mg/kg, D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2.5 mg/kg。麻醉维持期,A、B、C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1~2 mg·kg-1·h-1,D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记录四组给药前和镇静后1、3、30、60 min时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等指标。观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D组比较,B、C组镇静后3、30、60 min时BIS和MOAA/S评分较低,A、B、C组镇静起效时间较长,术后苏醒时谵妄发生率较低(P<0.05)。与B、C组比较,A组镇静后1、3、30、60 min时BIS和MOAA/S评分较高,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瑞马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