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77年文献首次报道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toma)以来,截止2001年底的英文文献共报道胰母细胞瘤约60例。据Cubilla等统计,胰母细胞瘤占胰腺恶性肿瘤的0.16%。因胰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年龄为2~5岁的儿童,故亦称为儿童胰腺癌,而成人胰母细胞瘤则非常罕见。为提高成人胰母细胞瘤诊疗水平,作者报道1例并复习近20年国内文献报道,对成人胰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D2,D3)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术前应用立止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立止血及对照二组.术前5 min分组静注立止血2 kU或生理盐水5 ml.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30 min和1 h及术毕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对照组给药后30 min、1 h及术毕,PT、APTT均延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立止血组术中PT、APTT延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PT、APT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癌根治术前静注立止血2 ku可使术中凝血时间趋于正常,从而减少术中渗血,而对术后凝血时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乙状结肠造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结肠造瘘术的手术技巧。方法:1999年3月-2002年10月间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乙状结肠造瘘术5例,其中包括直肠下段癌4例和直肠癌伴肠梗阻1例。手术方式是乙状结肠单腔造瘘4例,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1例。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人工肛门出血、坏死、内陷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平均1.8(1.1—2.9)年,造瘘口的吻合钉在术后1年后逐渐脱落,人工肛门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进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具有操作简便、造瘘口形态一致,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患者半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19例、肠内营养组19例、观察组(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20例,术前第1d及术后第1、5、9d检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观察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9d血清CD3、CD4、CD4/CD8、前白蛋白均比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相应指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IgA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缩短(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较常规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肠外营养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震  姚建高 《腹部外科》2000,13(4):219-220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麻痹的可能原因以及全胃肠外营养 (TPN)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全合一”的TPN液治疗 2 3例腹部手术后顽固性呕吐的病人。结果 所有的病人在接受TPN1~ 7天内呕吐停止。结论 营养素的缺乏或不足可能是胃麻痹的原因之一 ,TPN可作为腹部手术后胃无张力症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杜舟  黄萍  万丽  姚建高  陈笑雷  余震 《浙江医学》2009,31(9):1226-1228,123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的表达以及与胃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二步法对216例胃癌手术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中P-gp、Topo Ⅱ、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0%、56.90%、60.20%,P-gp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Topo Ⅱ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GSTπ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P-gP、Topo Ⅱ、GST π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gP、Topo Ⅱ、GSTπ对于胃癌化疗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生物学行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分析195例胃癌术后的胃癌分化程度与年龄、胃癌部位、胃壁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分站、淋巴转移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与年龄、胃癌部位、胃壁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分站、淋巴转移阳性率有一定规律,越是年轻胃癌患者,其纷化程度相对较差;分化程度较差者,胃壁浸润较深,其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及淋巴转移阳性率也越高。结论根据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规律,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胰腺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伤,据统计不到2%的腹部外伤患者发生胰腺损伤。胰腺损伤往往伴有腹内其他脏器伤,处理颇为复杂。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2年8月,共收治胰腺损伤51例,其中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33例,现就其诊治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9~6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坠落伤4例,殴斗伤3例,挤压伤1例。1.2临床表现:33例均有明显腹痛和腹膜刺激症状,15例有失血性休克。诊断性腹腔穿刺32例,30例抽出血性或混浊液体,2例阴性,12例腹腔液淀粉酶测定在512苏氏单位以上。1.3损伤程度和合并伤:…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张启瑜,洪允峰,王玉明,郑晓峰,潘臻文,姚建高本院于1970~1990年间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196例,男154例,女4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7岁,平均43岁。术前有明确肝炎史者136例(69.3%);有呕血史128例(65....  相似文献   
10.
例1男,17岁。因腹痛1d,以急性绞窄性肠梗阻在县医院急诊行全小肠扭转复位,回肠、右半结肠切除,空肠结肠吻合。术后第3天排气、排便,腹胀、腹腔引流暗红色液体约1500ml,保守治疗无效于术后第11天转至我院,拟诊肠坏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上段空肠距屈氏韧带30cm处的空肠段尚存生机,其余小肠发黑坏死,行坏死空肠切除,近端空肠造瘘术。术后加强抗炎,支持疗法及胃肠外营养等对症处理,术后并发腹腔多发脓肿,肝、肾功能不全,经脓肿切开引流等处理,病情好转,术后第63天再行空肠造瘘回纳,空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TPN支持并过度到肠内营养。本次手术45d后给予半流饮食,无明显短肠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