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90例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PELD组和MED组各45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LD组平均术中透视次数16.4次,切口长度8.5mm,手术时间88.3min,手术失血10.8mL,术后卧床5.9h,住院3.6d;MED组平均术中透视次数2.5次,切口长度16.4mm,手术时间51.4min,手术失血32.8mL,术后卧床73.1h,住院6.5d。PELD组较MED组术中透视次数更多、手术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PELD组优于ME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VAS评分、0DI评分术后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PELD和MED均具有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PELD是一种更加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内差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相关功能。方法:SD大鼠分为骨质疏松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用切除卵巢的方法制备骨质疏松模型,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两组大鼠手术前及3个月后的骨密度。取SD大鼠股骨内骨髓体外培养BMSC,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骨质疏松模型组(3只)和对照组(3只)大鼠BMSC内lncRNA的表达差异,通过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骨质疏松模型组SD大鼠骨密度[(157.33±6.28)mg/cm2],较对照组[(183.33±4.50)mg/cm2]显著降低。两组大鼠BMSC内检测出基因片段共计32 75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8 454个(P < 0.05),其中上调3 593个,下调4 861个。检测到的lncRNA基因片段4 99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共116个(P < 0.05),其中上调35个,下调81个。差异lncRNA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发育生物学过程,并调控蛋白的转运通路。结论: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BMSC内lncRNA表达和正常大鼠存在差异,差异表达的lncRNA参与对BMSC生长发育过程及蛋白转运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单双侧椎弓根穿刺行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01-2013-08期间,我院行PKP治疗OVCFs患者91例(91椎),其中双侧椎弓根穿刺59例(59椎),单侧穿刺32例(32椎)。比较两组术前、出院时和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的VAS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Cobb角改善率和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方面,双侧组较单侧组高,单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双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有症状的骨水泥渗漏者。单侧组出现4例有症状的伤椎再骨折,而双侧组有1例。结论单、双侧PKP均能有效缓解OVCFs的疼痛;经双侧椎弓根穿刺较单侧穿刺能更好的恢复伤椎形态,维持伤椎稳定性,伤椎再骨折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穿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58例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局麻后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直接减压手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和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12个月,ODI由术前平均72.4%降至平均19.7%(P<0.01),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3.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靶向穿刺是手术成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地黄梓醇:是从地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环烯醚萜苷化合物,2015 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了地黄梓醇作为地黄质量控制的指标。地黄梓醇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抗炎等。成骨细胞:是重塑单位的骨形成细胞,通过合成逐渐矿化的骨基质参与骨代谢的调节。成骨细胞不仅可以影响软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骨重建,对软骨下骨矿化亦有影响,而且对多种激素有调节作用,例如:副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降钙素、雌激素等。越来越多的证据强调了成骨细胞在骨关节炎中的重要作用。背景:有研究表明成骨细胞代谢异常也可能是膝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矿化异常的原因。 目的:验证地黄梓醇对成骨细胞增殖及药物毒性研究,以及对脂多糖诱导的炎性成骨细胞的抗炎保护作用。 方法:①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原代提取、培养、传代,通过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矿化结节染色法(茜红素S法)染色,确定成骨细胞活性及增殖情况;②CCK-8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地黄梓醇(0,1,10,100 mg/L)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③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脂多糖(0,10,20,40,80,160 mg/L)诱导胎鼠炎性成骨细胞模型,CCK-8法验证筛选最佳浓度;④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浓度地黄梓醇组、中浓度地黄梓醇组、高浓度地黄梓醇组,各组成骨细胞在80 mg/L脂多糖诱导为炎性成骨细胞后,分别给药8 h,CCK-8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地黄梓醇对炎性成骨细胞的影响。实验方案经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将成骨细胞培养至第4代,经碱性磷酸酶染色后可见阳性细胞胞浆内有灰黑色颗粒,细胞体形态呈不规则形;②地黄梓醇质量浓度低于1 mg/L时,对成骨细胞无明显影响;高于10 mg/L时,地黄梓醇对成骨细胞具有促进其增殖作用且无药物毒性作用(P < 0.05);③不同质量浓度脂多糖对成骨细胞均有炎性损害,当其质量浓度高于80 mg/L时,对成骨细胞的炎性损伤呈显著趋势(P < 0.01),因此实验选择80 mg/L为最佳损伤浓度;④地黄梓醇质量浓度低于1 mg/L时,对成骨细胞炎性反应无明显保护作用;高于10 mg/L时,对成骨细胞炎性反应能起到明显保护作用(P < 0.05);⑤结果说明,地黄梓醇达到一定浓度时对成骨细胞无药毒作用且能促进增殖,对脂多糖诱导的炎性成骨细胞有抗炎保护作用。ORCID: 0000-0003-1640-1776(何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研究单侧双孔内窥镜(UBE)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狭窄症(DLS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UBE技术治疗DLSS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患者为单纯椎管狭窄,8例患者伴有腰椎滑脱;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腰部、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小关节保留率、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73例患者年龄平均(73.4±6.0)岁。手术时间为(52.5±17.5)min,术中出血量为(32.4±28.8)ml。腿部VAS评分术前为(8.2±2.6)分,术后3个月为(6.5±1.9)分,术后6个月为(4.2±1.3)分,术后12个月为(0.9±0.2)分,术后各时间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部VAS评分术前为(6.3±1.8)分,术后3个月为(5.4±1.5)分,术后6个月为(2.7±1.1)分,术后12个月为(1.3±0.3)分,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08-2011-03收治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为Quadrant通道下行微创TLIF组,36例;开放组为后路常规TLIF组,37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术后3天、1年疼痛情况,采用JOA(29分法)功能评分对术前、术后一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21个月。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天VAS评分微创组均优于常规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常规手术组优于微创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VAS、JOA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quadrant通道微创TLIF术出血少、软组织损伤轻,长期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8.
9.
1987年法国放射科医生Galibert首先应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late,PMMA)的方法成功地治疗了1例C2椎体血管瘤患者,此手术被称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此后的近30年内,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基于脆性骨折诊断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标记物的变化及与脆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确诊为脆性骨折且骨密度检查为骨量减少的中老年女性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时设立骨密度检查为骨量减少、未发生脆性骨折的中老年女性患者71例为对照组。观察组45例,年龄67~78岁,平均(75.58±8.44)岁。对照组71例,年龄61~91岁,平均(75.34±8.58)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骨密度、骨转换标记物[骨钙素(osteocalcin, O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 P1NP)及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 CTX)]及血清Ca2+浓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和骨密度T值之间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