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多发性足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采样的方式,从我院已经确诊的多发性足骨骨折患者中,择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资料完备的38例来进行研究。其分别运用多排螺旋CT和DR平片检查,且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就两组诊断结果来进行比较。结果:在对照组诊断中,有31例骨折,79处骨块;在观察组诊断中,有38例骨折,85处骨块。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81.58%低于观察组的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多发性足骨骨折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对足骨骨折状况进行清晰的显示,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脊髓造影CT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髓造影CT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常规腰穿脊髓造影,而后采用高分辨率CT薄层扫描。全部患者以手术探查所见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结果 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主要征象是神经根缺失及走行异常;创伤性脊膜囊肿;脊髓移位;脊髓变形与“黑线征”。本组共检出33个受损神经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9%、75.0%及90.2%。结论 脊髓造影CT可以显示椎间孔周围神经根的情况,对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定性定位可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脑室内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6例位于右侧侧脑室,7例位于左侧侧脑室,其中1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1例位于三脑室。肿瘤9例呈类圆形,体积较大,边界较清,T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稍高或稍低信号,内可见斑片状短T1长T2或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均匀强化;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多伴有脑室的明显扩张。结论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和发病部位、年龄、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小肠克罗恩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的CT检查资料。图像分析项目包括小肠本身改变(如受累的部位、数目、肠壁厚度、黏膜强化、肠腔扩张和肠腔狭窄)、肠道周围病理改变(如系膜水肿、淋巴结肿大和积液等)和并发症(如蜂窝组织炎、脓肿和窦道等)等。结果 27例中,肠壁增厚、水肿、分层21例;肠腔狭窄6例;19例见小肠系膜"梳状征";淋巴结肿大7例;腹腔积液4例;小肠外脓肿2例,窦道形成1例。结论小肠克罗恩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门脉血管造影(3D DCE MR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及门体侧支循环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病人及51例非肝硬化对照组行3DDCEMRP检查,测量门脉系统各主要干支的径线并比较两者差异;于3DDCEMRP检查前后10 d内,对所有肝硬化症组病人行门脉间接造影,以其结果为标准,分析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分布范围,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MPV、SPV及SMV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门脉分支级数明显减少;但Child A、B级病人间MPV直径及门脉分支级数的减少无明显差别(P>0.05).同时,3D DCE MRP显示2例门脉主干海绵样变并检出48条肝外侧支血管,与DSA结果相对照,除1例脐静脉开放及1例自发性脾肾分流未见显示外,其余侧支循环在3D DCE MRP上均清楚显影,总符合率为96.0%(48/50).结论3D DCE MRP能较好显示门脉系统的解剖影像,并对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影良好,也是诊断门脉海绵样变的有效方法,对于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累及肠系膜与其肠管的CT表现及临床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AP的临床与CT资料,分析肠系膜与其肠管受累的CT表现及其临床相关性。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肠系膜受累18例(28.1%),表现为小肠系膜或其根部水肿、密度增高,其内脂肪见絮状影;肠系膜相应肠管受累5例(7.8%),表现为肠壁增厚或肠管积气、积液;轻症AP发生率为32.8%(21/64),重症AP发生率为67.2%(43/64),重症AP中以小肠系膜受累的发生率最高(27.9%,12/43)。肠系膜与其肠管受累的CT形态评分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43,P<0.05)。结论 AP肠系膜与其肠管受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P的严重程度。掌握AP肠系膜与其肠管受累的CT表现,可为临床判断AP病情及制定对症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在CT定位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肺部病变取材成功率和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其病理及术后情况。结果在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128例中,取材成功率达100%,病理确诊率为93.0%。128例病例中,术后并发气胸6例(4.7%),术后穿刺处有疼痛感46例(35.9%),咳嗽痰中带血丝23例(18.0%),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取材准确,病理确诊率高。是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结果 17例中,位于额叶6例,颞叶4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胼胝体、脑干及第四脑室各1例。MR中,病变信号与脑灰质相比,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其中1例周缘可见弧形高信号影,在T2WI及FLAIR中以高信号为主,部分瘤内可见小囊状或不规则更长的T1、T2信号区,1例可见液—液平,钙化在T1WI及T2WI中均为低信号影;注射Gd-DTPA增强扫描,3例呈小片状强化,4例病变内部见结节样强化,5例瘤周呈环状强化,线样强化3例,2例未强化,2例瘤周可见轻度水肿。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高对此肿瘤的术前正确诊断率,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胃神经鞘瘤三期增强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神经鞘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36~55岁.5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1 例仅行动脉期增强扫描.结果 5 例胃神经鞘瘤主体全部位于胃大弯侧,位于胃体 3 例,胃底、胃窦各 1 例.5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均质病灶,除 1 例病灶较小呈结节状外,其他 4 例均表现为团块状;表现为腔内生长者 1 例,腔外生长者 2 例,腔内、外同时生长者 2 例;2 例肿瘤表面溃疡形成.5例均无胃周淋巴结转移及胃外浸润.CT动态增强扫捕肿瘤平均CT值分别为50.25、68.00和81.67 HU,呈明显渐进强化.结论 胃神经鞘瘤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倩静  刘中平 《人民军医》1999,42(12):695-696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很多,但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的理想术式。我院自1986年3月以来,对全胃切除的病例,采用了新术式——全胃切除后以带蒂空肠段重建胃囊,同时采用移植带蒂空肠浆肌片重建胃幽门括约肌术式。我们对67例术后行上消化道钡餐观察,认为该术式临床效果较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67例手术时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40例,女27例。进展期胃癌52例,胃溃疡大出血6例,胃粘膜急性病变大出血4例,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3例,胃多发息肉病2例。1.2 手术方法 全胃切除后在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15cm处,游离切断一段长约25cm空肠作重建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