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膈神经经Y形管长入迷走神经的异化再生特征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其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20只,颈部建立膈神经一迷走神经“Y形再生室”异化神经模型(硅胶Y管近端接膈神经近端,远端接迷走神经和膈神经远端),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10只,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NGF组)10只,术后腹腔注射NGF,连续2周。术后12周电刺激检测大鼠的心脏功能,对再生神经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电刺激再生异化神经后。B组大鼠动脉血压及心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生异化神经和膈神经有髓纤维数目、通过率、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两侧比较,再生有髓神经数目和通过率为异化神经侧多,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为膈神经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化神经具有成熟髓鞘结构及靶器官支配功能,在性质上属于躯体运动神经;NGF能够促进异化神经生长并提高其支配效能;再生神经无明显解剖部位趋化性,长入远端神经干粗大侧(迷走神经)有数量优势,长入躯体运动神经侧(膈神经)有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渊  高宜军  吴志强  叶晓生 《江苏医药》2012,38(20):2456-2457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25例患者,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3例.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11例;接骨板内固定组14例,其中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12例,肱骨近端PHILOS锁定加压接骨板2例.结果 25例患者全部获得平均12个月的随访,骨折24例均临床愈合,1例内固定失效后出现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法: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20/25).结论 二部分及三部分骨折尤其伴有肱骨干骨折的交锁髓内钉治疗优势在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四部分骨折尤其是伴有肱骨头粉碎骨折的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Ⅳ型)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监测复位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切开直视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所需切口较小,且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外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21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7~60岁,平均43.8岁。采用分期治疗:初期采用单臂或组合外支架(Orthofix)超关节固定;待全身情况好转及局部软组织条件好转后,再一期或二期转换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采用X线评估骨折愈合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平均外支架固定时间为11.8 d(7~17 d)。均转为内固定,其中18例一期转换内固定治疗(85.7%);2例因创面及1例钉道感染,行二期转换内固定(14.3%)。术后平均随访16.3个月(3~24个月),所有切口均愈合,有1例(4.7%)局部皮肤坏死,2例(9.5%)浅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愈合;无深部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及骨髓炎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X线愈合时间6个月(3~10个月)。随访终末平均膝关节活动度99°(50°~130°)。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级,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外支架转换内固定的分期治疗策略,符合损伤控制原则,可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O’Driscoll等将“鹰嘴骨折-脱位(olecranonfracture—dislo—cation)”定义为“尺骨鹰嘴骨折同时伴有桡骨头和(或)尺骨冠突相对肱骨小头的脱位或半脱位”,并被Canale等主编的第11版《坎贝尔骨科手术学》所采用。其通常指伴鹰嘴骨折的肘关节脱位.主要包括前方鹰嘴骨折-脱位(anterior olecranon fracture—dislocation)和后方鹰嘴骨折-脱位(posterior olecranon fracture—disloca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3—2021-12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103例(115膝)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9.0~75.0 min,平均62.0 min;术中出血量92.0~125.0 mL,平均108.2 mL;术后引流量56.0~111.0 mL,平均83.5 mL。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术后浅表静脉血栓经抗凝控制后好转。手术前后各时间段患者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4周、2个月时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单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但是术者应掌握好适应证;前交叉韧带缺损不是禁忌证,但是内侧副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7.
腕部慢性疼痛的原因很多,其中桡侧疼痛的常见原因包括腕舟骨骨折不愈合、舟骨或月骨的缺血性坏死(Preiser病和Keinbock病)、舟月骨分离、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一腕掌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基底关节炎)、桡神经浅支卡压(Wartenberg综合征)、腱鞘囊肿甚至肿瘤等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微创方法置入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术后经过3~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时髋关节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延迟愈合、髋内翻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较快,功能恢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18周,平均13周,按照黄公怡评定标准:优37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PFN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操作简便,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较早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克氏针辅助电磁导航技术在加长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6采用加长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的1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术中应用克氏针辅助电磁导航技术进行远端锁钉。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本组17例远端锁钉一次性锁定成功率100%,锁钉时间平均5(3~8)min。克氏针辅助近端锁钉准确率10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8.5(12~25)周。末次随访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2例。结论克氏针辅助固定技术解决了股骨粗隆下骨折加长PFN内固定术中无法使用电磁导航技术行远端锁钉的局限性,充分发挥电磁导航操作简单、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趋化性再生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周围神经趋化性再生具有组织特异性、解剖部位特异性和终末器官特异性.近期研究显示,周围神经再生缺乏解剖部位特异性,其终末器官特异性也存在争议.神经趋化性再生受到神经断端间距、远端神经体积大小、营养支持及远端神经结构等多因素的影响.神经营养因子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轴突表面识别分子及神经元表型特异性等,可能是趋化性再生的机制.研究证实,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周围神经趋化性再生;小间隙桥接技术充分发挥了再生神经的趋化性,是周围神经修复的有效方法;神经导管,尤其是聚羟基乙酸导管可提供适合神经生长的"微环境",有利于组织工程学方法的介入,在临床修复神经长段缺损中具有确切的优势.这些新技术使周围神经的修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