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矫正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32只眼)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例18只眼采用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矫正;B组11例14只眼采用上睑提肌和Muller肌延长术矫正。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A组及B组各自术前与术后疗效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有4例6眼,B组有1例1眼上睑回退,经卡方检验,回退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只眼过矫。结论两种术式均可有效矫正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上睑退缩,但上睑提肌和Muller肌延长术回退率低。  相似文献   
2.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SchwindKeratomF准分子激光机对1995眼不同程度近视(-0.75~15.50D)行PRK治疗。按屈光度分三组:组Ⅰ≤-6.00D,873眼;组Ⅱ-6.25D—-10.00D,774眼;组Ⅲ>-10.00D,348眼。术后12个月,对三组术后的视力、屈光度及Haze进行随访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Ⅰ、Ⅱ、Ⅲ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86%,94.2%和60.04%;≥1.0者分别为85.5%,71.3%和25.9%;屈光度在±1.00D以内分别为90.5%,68.8%和29.3%。角膜雾状混浊(Haze)≥2级者分别为0.8%,11.5%和13.7%。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疗效较好,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由于术后Haze和屈光度回退发生率增高,疗效受到明显影响,有待进一步完善手术方法和术后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 9例伴有眼球破裂伤、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白内障、PVR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连续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12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8眼(66.67%)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2 0眼(包括注气失败的3眼) ,1次手术完全复位13眼(65 .0 0 %)。统计学检验两组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 1眼(72 .41%)。常见的并发症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等。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能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PVR仍然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SBNF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测定其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MTD)。将6周龄SPF级KM小鼠80只随机分戍4组,雌雄各半,分别按最大浓度(20mg/m1)和最大容积一次性肌肉注射(0.1ml/10g)、静脉注射(0.3ml/10g)SBNF和溶媒。密切观察14d内动物的中毒症状、外观体征和死亡情况,记录体重变化,静脉注射组进行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值的测定,所有动物均进行全身器官大体解剖及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14d后,各组动物均存活;静脉注射SBNF组有2/20只出现上睑下垂,2d后恢复正常,其他各组动物未见任何中毒症状;第l周SBNF静脉注射组体重极显著低于SBNF肌肉注射组和溶媒组(P〈0.01),第2周SBNF静脉注射组体重显著低干SBNF肌肉注射组(P〈0.05),雌性与溶媒组差异不显著,而雄性与溶媒组差异显著;静脉注射SBNF组血红蛋白显著低于溶媒组(P〈0.05),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没有统计性差异;静脉注射SBNF组总蛋白显著低于溶媒组,而尿素氮显著高于溶媒组(P〈0,05),其他生化指标没有统计性差异;全身器官大体解剖均未见肉眼可见变化。结论SBNF一次性肌肉注射给药KM小鼠的最大耐受量(MTD)〉200mg/kg,SBNF一次性静脉注射给药KM小鼠的最大耐受量(MTD)〉600mg/kg;SBNF一次性静脉注射给药600mg/kg对KM小鼠的体重增长有抑制作用,对其血液学和血生化检查指标如血红蛋白、总蛋白和尿素氮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前后前房角宽度(鼻侧、颞侧、上方、下方)、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压的变化,以及这些改变与患者血透过程中各项血液指标改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因慢性肾衰长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血透治疗的35名患者(70眼),分别在血透前及血透后测量眼压、眼部A超(品状体厚度)以及应用索维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眼前段结构扫描(中央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房角开放距离).根据血透前的前房角镜检查分为窄角组及宽角组,并测量其血透前后的眼压.测量血透前后上述患者尿素氮、肌酐、血浆渗透压、白蛋白及脱水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名(70跟)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后的眼压较血透前升高(t=-3.389,P<0.05).血透后中央前房深度较血透前显著变浅(t=8.043,P<0.01).血透后眼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小梁虹膜角及房角开放距离均较血透前变小(小梁虹膜角:t=4.637、8.893、3.575、3.436,房角开放距离:t=3.122、5.372、3.838、2.915,P均<0.01),晶状体厚度变厚(t=-9.132,P<0.01).窄角组(14眼)血透后眼压显著增高(t=-0.045,P<0.01),而宽角组(56眼)血透后跟压较血透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515,P>0.05).血透后的血尿素氮、肌酐、血浆渗透压较血透前显著降低(t=16.075、13.676、113.063,P均<0.01),白蛋白较血透前增高(t=-7.756,P<0.01).结论 由于血透治疗后液体顺渗透压梯度移动至眼内,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后前房深度较血透前变浅,前房角变窄,晶状体变厚,具有窄房角的患者血透后眼压显著增高.故建议对慢性肾衰患者在血透治疗前进行前房状态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雾化吸入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细胞因子及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IP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患者给予伏立康唑雾化吸入,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伏立康唑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IL-6、IL-8、TNF-α水平以及肺总量(TCL)、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11%,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o、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TCL、DLco、SaO2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8、IL-6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雾化吸入用于IPA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纤维化程度,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合并房颤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单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收治的60例合并房颤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彩超、心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房颤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起病年龄、体重指数及男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女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体重指数、心率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 可通过体重指数、心率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评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生房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同利  叶明霞 《心脏杂志》2008,20(6):677-677
1 临床资料 患者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1年,加重半月余"入院.心电图示: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经给予对症、营养心肌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大鼠长期毒性试验是费时最长、参加人员最多、消耗财力和物质最大、操作繁琐复杂而又经不起重复的一个高难度研究工作,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试验开始前的试验设计质量控制、试验过程中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试验结束后的资料整理和实验报告质量控制。简言之,就是“确实做好预测,周密设计剂量,精心饲养动物,细心观察反应,认真测定指标,实事求是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常用的插管方法有:颈部切口插管法[1]、颈部切口钢丝引导插管法、盲插法、内窥镜辅助插管法、经口明视插管法[2]等.我们采用经额镜辅助和经颈透照两种直视气管插管方法,为大鼠进行插管操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