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8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脏假性动脉瘤(PSA)是胰腺术后和胰腺炎少见但死亡率很高的并发症,外科手术和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临床尚无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本文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995~2005年印地安那州大学外科收治的37例PSA病例,其中13例并发于胰腺术后(POSTOP组),24例并发于胰腺炎(PANC组).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术前诊断率仅为30%,约70%的胆囊癌在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首先由病理医生意外发现,称为意外胆囊癌(IGBC);目前对于IGBC是否需要早期再次切除(ERR)以及ERR的效果存在争议,现有的关于IGBC进一步治疗的推荐意见均来于分析少数病例得出的结果;为了探讨IGBC中哪个分期能从ERR中获益,本文作者收集了成立于1997年的德国IGBC登记中心登记的439例IGBC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与肝切除治疗小肝细胞肝癌的优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切除(HR)和肝移植(OLT)是目前仅有的两种可以治愈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方法,但孰优孰劣尚无定论。一般认为,HR主要用于治疗单个病灶且肝功能分级为ChildA级的HCC患者,而OLT主要用于治疗肝功能为ChildB或c级且多个病灶的HCC患者。在过去十年中.HR在改善HCC的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HCC长期预后依然较差,HR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33%-44%,而5年复发率高达80%~100%。肝移植被认为是治疗HCC的最佳方法,因为可以获得最大的无瘤切缘,祛除了可能导致肿瘤复发的肝硬化基础;同样肝移植是可以治愈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本文作者收集了1996年到2005年38例HR(HR组)和48例OLT(OL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式术后患者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1951年Farrar提出了关于胆囊管癌的诊断标准为:瘤体必须严格位于胆囊管;肿瘤未侵犯胆囊、肝胆管或胆总管;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癌。但同其它部位的胆囊癌和胆管癌一样,胆囊管癌容易侵犯邻近的器官和组织,例如胆囊颈部,肝门,肝总管和胆总管;因而临床符合Farrar标准的胆囊管癌很少的,文献报道仅占胆管癌的2.6%到3.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在肝切除术中的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8例肝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预处理组采用阻断入肝血流5 min,开放5 min的预处理方式,两组切肝时均按常规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肝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总住院天数.结果 预处理组中肝门阻断时间5~80 min,平均31 min;住院天数13~50 d,平均20 d.对照组中肝门阻断时间10~60 min,平均27 min;住院天数10~33 d,平均17 d.除预处理组中有1例术后3个月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外,余47例均恢复良好.两组术后第1、3、7天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阻断入肝血流5 min的预处理方法无助于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肝脏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的保护机理及其在肝切除、肝移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肝脏IP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结果实验研究表明,IPC主要通过维持和改善肝脏能量代谢、改善微循环障碍、减轻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炎性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诱导内源性保护物质的释放等途径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目前多数临床研究肯定了肝脏IPC的保护作用,但也有报道显示IPC不能保护肝脏IR损伤。结论肝脏IPC能够减轻肝脏IR损伤,但其在肝切除及其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LDLT)中最关键的是要减少供体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肝右叶移植中供体死亡时有报道。肝左叶移植是降低供体危险的理想选择。然而肝左叶通常太小,可能导致移植术后小肝综合症(SFS)。在西方国家中,肝左叶移植已经放弃,因而缺乏肝左叶移植的临床资料,一般认为SFS形成的重要原因为移植物接受过量门脉血流(PVF)灌注。研究认为当PVF大于260ml/min/100g移植物重量时,移植肝预后较差。尽管已有研究通过脾动脉的结扎、脾切除术或门体分流等方式调控PVF预防移植肝的过度灌注,但仍不清楚移植物的最佳PVF。作者总结了从2004年1月到2007年8月期间未行移植肝门脉血流调整的19例病例资料,分析肝脏血流动力学与移植肝功能和移植结局的关系,阐述不进行门脉血流调整对LDLT中肝左叶移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常规行胃肠减压,可以减少胃内气体和液体的积聚,预防腹部胀气、恶心和呕吐,减少术后切口裂开、胆漏等并发症,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但最近几项研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常规行胃肠减压并不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反而能增加肺部并发症。本文作者进行了一项对肝切除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伯根  高登辉  耿小平  熊奇如 《安徽医药》2011,15(10):1232-1234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因并发症死亡1例,围手术死亡率为1%,1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包裹性积液5例(5%)、切口感染5例(5%)、胆漏2例(2%)、术后腹腔出血2例(2%)、肺部感染1例(1%)、肝功能衰竭1例(1%)、胆道损伤1例(1%)、心律失常1例(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0)、术中出血量(P=0.019)和围手术期输血(P=0.011)等3项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8,OR=1.047,95%CI:1.000~1.096)和围手术期输血(P=0.027,OR=4.578,95%CI:1.184~17.698)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围手术期输血及年龄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切除术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术中失血,避免围手术输血,对于高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胰腺中段切除(MP)即中央或中间胰腺切除术,是针对胰腺颈部或体部等中间部分肿瘤的一种术式,相对于扩大的胰头切除术和扩大的胰体尾切除术(ELP),可以更多的保留正常胰腺实质,减少术后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不足的发生率。目前,MP报道较少,对其手术适应症、近期和远期疗效尚无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