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分别联合交叉双环钢丝捆扎和普通环形钢丝捆扎联合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就诊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5岁、Evans分型Ⅲ型或Ⅳ型的非病理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排除病理性骨折、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关节炎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2组患者均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A组采用常规钢丝捆扎法重建大转子,B组采用交叉双环钢丝捆扎法重建股骨大转子。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行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月、6月、12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不同时间点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7、0.943、-0.501,P>0.05);B组术后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t=2.152、2.433,P<0.05)。B组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时Harris评分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t =-2.267、-2.396、-2.554,P<0.05)。B组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χ2=0.028,P<0.05)。 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中采用交叉双环钢丝捆扎重建股骨大转子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煅炼,可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铅、镉异常对儿童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选取680例幼儿园、小学及初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铅、镉进行测定,采用超声骨密度分析仪分析BMD异常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儿童BMD异常发生情况,BMD异常与BMD正常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及异常情况。结果男童BMD异常率与女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5岁BMD异常率为24.9%,6~8岁为18.3%,10~12岁为17.2%,13~14岁为9.8%,3~5岁儿童的BMD异常率显著高于13~14岁儿童,P<0.05;BMD异常组中的血锌、血钙及血铁水平均显著低于BMD正常组,P<0.01;BMD异常组锌异常、钙异常及铁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BMD正常组,P<0.05。结论本地区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铜、锌、钙、铁、铅、镉异常,而锌、钙、铁异常可能引发BMD异常。  相似文献   
3.
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与直肠给药控制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给药和直肠给药对重度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采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将100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先口服给药后直肠给药,B组先直肠给药后口服给药,各用5天,剂量为30mg每12h.结果 口服给药患者的总有效率90%,直肠给药患者的总有效率87%,止痛效果明确,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给药方法的不良反应相同,主要为头昏、嗜睡、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排尿困难.口服给药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直肠给药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经直肠给药对重度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与口服相近,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口服不良反应多和不能口服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运用信息系统建立和科学管理护士电子档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用电子信息系统建立护士个人档案的有关内容及方法.方法 运用电子信息系统建立护士个人档案.结果 运用电子信息系统建立护士个人档案,及时掌握护士的各项信息,通过对各项信息的分析,可以发现护士的优势.结论 护理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院护理人员的情况,方便护理部开展各项工作,为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卢志文  刘海燕 《现代保健》2008,(36):123-124
目的探讨护理缺陷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医院经常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有护士工作责任心;护理人员资历及工作经验等因素。结论通过对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从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护理质量及住院患者的身心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0例卵巢癌患者用“紫杉醇+卡铂”全身化疗或“紫杉醇+卡铂”腹腔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中,CR12例,PR18例,SD6例,PD4例,总有效率7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系统康复对膝关节内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尊重其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将接受治疗的80例膝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系统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系统康复组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自行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12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的平均膝关节屈曲度:(114.8±9.6)°,平均膝关节伸直度:(6±5.6)°,HHS:(86.2±16.9),其各项值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系统康复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骨折处的愈合,降低患处的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急危重剖宫产产妇106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急危重剖宫产产妇118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危重症剖宫产手术护理流程。比较2组手术室响应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血化验单获取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及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入住重症监护室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室响应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血化验单获取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道窘迫征及产妇产后出血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比例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危重剖宫产术应用手术室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响应时间、术前准备时间、血化验单获取时间,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症监护室的入住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夹板加外展架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对60例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60例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夹板加外展架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简单、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