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采用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常用的手术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改良Chiari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共6例7髋,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7髋中,男2例,女4例,其中一例为双髋。左侧5髋,右侧2髋。年龄5~9岁。随访时间最短1年10个月,最长5年4个月,平均2年8个月。术前采用胫骨上端骨牵引,重量4~8kg,牵引时间最长达8周。术后去除石膏固定时间12周。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采用髋关节前暴露S—P切  相似文献   
2.
肱骨髁间骨折是青壮年严重的肘部损伤 ,由于损伤程度的差异 ,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适宜 ,其最终结果有很大不同。治疗难点主要是手术显露不充分、副损伤多、不易达到坚强固定等。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 ,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及预后随之不断改善 ,现分析我们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肱骨髁间骨折 3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1— 2 0 0 1年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10 3例 ,其中37例资料较完整并得到随访。男 2 4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38岁 ;右侧 2 3例 ,左侧 14例 ;机动车撞伤 16例 ,行走损伤 14例 ,坠落、…  相似文献   
3.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本院采用动力髁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对3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34~78岁,平均58岁。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9例,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23例。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7年,平均30个月。全部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无感染、锁钉断裂、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轻度髋内翻,颈干角约110°者3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77.7%和91.3%。结论髓内固定较髓外固定更具生物学与生物力学优势,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固定更为坚强、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未来应用将更加普及。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关节内骨折术式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内骨折是骨科临床治疗中的难点,三维CT重建技术 (3DCT)对了解骨折类型、制定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减少远期并发症发挥了很大作用[1].我院自2007年1月 -2008年12月应用3DCT指导手术治疗关节内骨折3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本院自1984年1月~1991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0例,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左侧12例,右侧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8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以跌伤和交通事故居多。合并损伤:合并伤4例,其中脾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同侧桡神经损伤1例;同侧肘关节脱位1例;对侧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本组病例中除1例有开放小伤口外,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 1.2 骨折分型:根据Riseborough and Radin分类法将骨折分为四型:Ⅰ型:肱骨小头与滑车之间的骨折无移位。Ⅱ型:肱骨小头与滑车骨块有分离,但骨块无旋转移位。Ⅲ型:Ⅱ型骨折,但有骨块旋转移位。Ⅳ型:关节面粉碎伴肱骨两髁的分离移位。 本组病例中Ⅱ型6例,占30%,Ⅲ型4例,占20%,Ⅳ型10例,占50%。Ⅰ型病例因大多未收入院故未统计在内。  相似文献   
7.
<正> 骨间背侧神经受压瘫痪近年来国内陆续报道.本病由于骨间背侧神经不同程度受压,致所支配的伸肌不同程度的瘫痪.我院自1989年以来.收治5例,其主要受压部位于Frohse弓处,病人出现桡神经瘫痪.经手术松解后,收到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3~42岁.右侧1例,左侧4例.均无明显外伤史,但从事体力劳动,有3例过度劳累后发病.患者发病初均有前臂近端疼痛,  相似文献   
8.
氟骨症性椎管狭窄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秦松  丁尔勤  李长青  蔡宇  徐华 《天津医药》2003,31(11):735-736
长期患氟骨症可导致椎管狭窄 ,表现为肢体的感觉、运动障碍、间歇性跛行、括约肌功能障碍及截瘫。我院1984年2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氟骨症性椎管狭窄患者78例 ,均为硬化型 ,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 ,均有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高氟区的流行病学史。男68例 ,女10例。年龄38~72岁 ,平均58岁。天津地区64例 ,东北地区8例 ,其他地区6例。病程10个月~8年。颈椎狭窄15例 ,胸椎狭窄12例 ,腰椎狭窄45例 ,2处以上多部位多段狭窄6例 ,(颈椎合并胸或腰椎狭窄4例 ,胸椎多段狭窄2例)。6例均经CT检查证实X线均表现骨密度明显增高 ,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因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接受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固定;B组采用双支持钢板固定.对患者进行术后至少24个月的随访,并对比评估两种固定方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结果 共有79例患者获得最终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A组38例,B组41例.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其中3例出现深部感染,7例出现复位丢失,3例出现对线丢失,10例出现膝关节不稳.在24个月随访时,A组与B组的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分别为79.0±7.9和77.8±9.4.两组病例在临床及影像学各观察指标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令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锁定钢板联合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5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评价其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膝关节功能指标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