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术期低体温   总被引:119,自引:0,他引:119  
术中低体温(<36℃)并非罕见,有报道显示,轻度低温发生率为50%~70%。低体温在某些时候对机体可能是有益的(低灌注时的器官保护),但多数情况下,将产生不良影响。现将在临床遇到术中低体温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1.术中低温后心跳停止 例1.男,52岁,身高165 cm,体重60 kg,ASA Ⅲ级,因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减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插管。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拔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应用降压药情况,有无呛咳与屏气反应及气管插管后合并的咽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无显著差异。L组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及应用降压药的比例均低于C组,呛咳、屏气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但拔管后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高于C组。两组咽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术后1d咽部异物感及咽痛均明显好转。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可减轻气管导管拔除时的呛咳与屏气,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EMLA贴膜局麻作用和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减轻患者静脉穿刺或体表小手术时的疼痛,我们应用EMLA贴膜贴敷于患者穿刺或手术部位无损皮肤表面,通过释放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到皮层和皮下层,而达到局部麻醉作用。同时观察单次应用EMLA贴膜的局麻作用及应用时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了解其确切的起效时间和消退时间。资料与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和20例门诊手术患者无先天性或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无酰胺类局麻药过敏史,无过敏性皮肤病史。静脉穿刺组 40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43.2±15.9)岁,体重(65.2±12.4)kg,身高(167.3±9.4)cm,ASA~级,穿刺局部(手背或前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腹腔镜附件包块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行腹腔镜附件包块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赋能教育。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心理状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STA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GSES、ESCA、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赋能教育可有效改善附件包块腹腔镜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应用0.1%布比卡因腰麻于剖宫产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求具有诱导期短、麻醉效果确切、肌松良好、无术后麻醉残留作用等特点。为此,我们试以0.1%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178例剖宫产手术,探讨与常规方法相比有否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芬太尼和吗啡通过不同途径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药效学和PCA期间的血药浓度。方法随机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例60例,分为Ⅰ组(硬膜外0.13%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1),Ⅱ组(硬膜外0.13%布比卡因+吗啡O.08mg/ml),Ⅲ组(静脉吗啡0.5mg/ml),每组各20例。Ⅰ组及Ⅱ组维持剂量4 ml/h,PCA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20 min;Ⅲ组维持剂量1 ml/h,PCA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6min,均镇痛48 h。观察PCA后4 h、24 h、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以及各种副反应,并由肘静脉抽血以放免的方法测定芬太尼和吗啡的血药浓度。结果 Ⅱ组及Ⅲ组副反应的发生率高。Ⅱ组48 h进药容量要明显少于Ⅰ组(P<0.05)。Ⅰ组芬太尼的血药浓度低于文献报道的最小有效镇痛浓度(MEC),Ⅱ组吗啡4 h的血药浓度低于MEC,而24 h和48 h的血药浓度则要高于MEC。三组病人PCA后4 h、24 h、48 h的生命体征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芬太尼和吗啡经PCA用于临床术后镇痛的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宜根据病人的情况以及手术的需要决定采取术后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与进口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进行对比性研究,评价国产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3例,对照组117例,术中输注研究药物或对照药物10 ml·kg-1·h-1,输注时间 2 h,期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与合并用药,比较术前和输注后血常规、血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尿常规指标变化;并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与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BP、HR、SpO2均能维持正常,BP和HR的变化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入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应用血液制品人数与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注后两组Hct、Hb下降幅度一致,血K+、Na+略低于应用前,血Cl-高于应用前,血糖有升高,PT、APTT时间延长,TT时间略缩短.肝功能ALT、AST超过正常值1.5倍的两组各有4例.肾功能BUN、Cr研究组有11例,对照组7例高于正常.结论 国产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用于全麻下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容量治疗扩容效果安全可靠,与进口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8.
万汶与贺斯注射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万汶与贺斯用于手术患者容量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18-65岁ASAⅠ一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万汶组和贺斯组,自麻醉诱导后至手术结束期间输注万汶或贺斯,同时按晶胶2:1比例输注晶体液。观察整个手术的液体总出入量、术中及术后第1天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分析、凝血参数、血液生化及血液学指标。结果:两组间术中液体总入量、总出量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各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除手术结束时点贺斯组明显低于万汶组(P=0.029)外,其他各点无显着性差异;凝血参数由术前正常转为异常者万汶组有2例,贺斯组有4例;术中皮肤红斑在万汶组有3例。结论;术中应用万汶的安全性及扩容效果,与贺斯无明显差异;万汶的半衰期更短,对凝血功能影响更小,用其扩容使用量可增大。  相似文献   
9.
10.
刘小颖  吴新民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6):1389-1392
目的:比较万汶与贺斯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容量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40例18~65岁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万汶组和贺斯组,在麻醉诱导后至手术结束输注万汶或贺斯,同时按晶胶2:1比例输注晶体液。观察整个手术的液体总出入量、术中及术后1d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分析、凝血指标、血液生化及血液学指标。结果:两组术中液体总入量、总出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各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Hb)除在手术结束时点贺斯组明显低于万汶组(P=0.029),其他各点无显著性差异。凝血指标万汶组有2例,贺斯组有4例由术前正常转为异常。Ⅷ因子活性术后1d与基础值比较万汶组下降值小于贺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万汶组有3例术中出现皮肤红斑。结论:术中应用万汶扩容效果与贺斯无明显差异,而万汶半衰期更短,对凝血功能影响更小,可以更大量的用于扩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