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参与式培训方法在育儿妈妈班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为初为人母的育龄妇女提供科学的育儿水准,探讨最佳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6名主管护师讲授内容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与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加学习班的母亲对参与式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式培训方法(P<0.05)。结论参与式培训方法在针对性,可接收性及指导作用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培训方法,可推广至健康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氧疗与护理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疗是临床极其重要的治疗和抢救患者的措施之一[1]。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出生后需给予一定量的氧气吸入才能维持生命。临床上常用的氧疗方法,大多参照成人模式制订[2]。然而,早产儿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差异极大,加上病情变化快、后果难以预料等因素,对其应用传统的氧疗模式不科学。  相似文献   
3.
和谐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将临床带教中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四个最基本要素互相配合构成六种关系,即老师与学生、老师与教学内容、老师与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阐述四个要素、六种关系相互协调的方法,提出该方法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从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角色改变过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是临床带教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利百素外搽治疗小儿输液致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丽  余艮珍  刘佑芝 《护理研究》2006,20(23):2136-213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一些药液对血管刺激大[1],加之患儿血管细、管壁薄、易滑动且固定难等原因易致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还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为了减轻患儿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我科于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利百素外搽治疗小儿输液致局部疼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确诊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3岁~15岁,平均年龄7.5岁。输液部位为头部、手背、足背、内踝等处。局部红肿面积2cm×5cm。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kanasaki discase)又称皮肤粘膜综合征,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手足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附表)。自1986~1990年我科共收治56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DMPS 进行驱铜治疗,对照组(24例)口服青霉胺治疗.结果观察组24 h尿铜从治疗前的(0.56±0.24) mg/d增加至治疗后(1.45±0.64) mg/d,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DMPS对小儿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效果良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一些药液对血管刺激大,加之患儿血管细、管壁薄、易滑动且固定难等原因易致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还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为了减轻患儿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我科于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利百素外搽治疗小儿输液致局部疼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为初为人母的育龄妇女提供科学的育儿水准,探讨最佳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6名主管护师讲授内容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与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加学习班的母亲对参与式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式培训方法(P<0.05).结论参与式培训方法在针对性,可接收性及指导作用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培训方法,可推广至健康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