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主动脉夹层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急危症之一,如能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处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本文对误诊4例的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42岁。因上腹部撕裂样剧痛0.5h入院。主诉:0.5h前劳动中突感上腹部撕裂样剧痛,继后转向腰背部,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并感左面部麻木,  相似文献   
2.
3.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一例周新福岳淑英赵培勇冯静波钱焕德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突然剧烈胸痛1天,呼吸困难6小时急诊入院。既往体健。体检:体温37.4℃,脉搏10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20/12kPa(150/90m...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免法检测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616例血清PCⅢ含量,其中102例作肝活检标本按照HAI判定记分,然后将HAI总分值及其四项指标分值分别与其血清PCⅢ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急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升高的血清PCⅢ与肝细胞坏死的范围及门管区炎症程度无相关性,而与肝纤维化程度呈密切正相关(γ=0.668,P<0.01)。提示血清PCⅢ测定有助于肝炎及肝硬化时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妊高征及胎膜早破孕妇的血清镉蓝蛋白(CP)含量,探讨妊高征及胎膜早破时血清CP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中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2005~2006年,我们通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非离子型对比剂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实验分析不同浓度非离子对比剂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并通过测定细胞凋亡率,探讨对比剂影响细胞的方式及影响程度。结果各处理组内细胞凋亡均明显增高(P〈0.01);对比剂浓度因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影响显著(P〈0.01)。结论体外培养环境下非离子对比剂在一定浓度下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活力影响并增加细胞凋亡率;但不同类型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及威视派克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心力衰竭患者 6 8例 ,缺血性心脏病为A组 (n =33) ,瓣膜性心脏病为B组 (n=35 ) ,A、B两组分别用卡维地洛治疗 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指标。结果 A、B两组分别治疗在治疗 1个月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LVEF比较均为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 3个月时均为P <0 0 5 ,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A、B两组相比较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该试验证实卡维地洛对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相同。可推断卡维地洛显著改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相似文献   
9.
心室颤动 (Vf)是一种严重的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 ,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收集 1994年 2月~ 2 0 0 0年 5月 ,经心电图或心电监测证实并复苏 (CPR)成功Vf 2 2例 ,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2例中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18~72 (平均 40 )岁。 11例室颤发生于CCU病房 ,3例发生于导管室 ,3例发生于急诊室 ,5例发生于普通病房。2 2例患者的基本病因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9例 ,病毒性心肌炎 2例 ,冠心病心绞痛 6例 ,扩张性心肌病 (DCM)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1例。其中合并低钾血症 5例 ,除颤成功后急诊起搏支持 3例。2 结…  相似文献   
10.
血清Ⅲ型前胶原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国产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试剂盒,放免法测定了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416例血清PCⅢ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血清PCⅢ在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均显著升高(P均<0.05),其中慢活肝及肝硬化更为明显(P<0.01)。在97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患者中,其血清PCⅢ含量与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呈密切正相关(γ=0.982;P<0.001),而与常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相关性.提示血清PCⅢ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