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L-13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IL-1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IL-13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7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组(I/R);治疗对照组-1(C-1);治疗对照组-2(C-2);治疗组-1(T-1)和治疗组-2(T-2)。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min再灌注24h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分别于阻断血流前、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入1.5μg/50gbw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3(rmIL-13);检测各组大鼠IL-1β血清水平和肾脏表达,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果:(1)治疗组肾脏IL-1β基因(TtoC:P<0.01)和蛋白表达(T-1toC-1:P<0.01;T-2toC-2:P<0.05)明显减少,血清IL-1β水平明显下降;(2)肾功能障碍和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减少(C-1toT-1:45.20±8.64to21.05±8.82,P<0.01;C-2toT-2:42.25±11.15to23.25±7.31,P<0.01);(3)血清IL-1β水平与BUN、Cr成正相关(r=0.708,P<0.01;r=0.770,P<0.01)。结论:IL-13能有效地抑制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血清D二聚体(D-Dimer,简称D-D)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临床及病理资料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血清D-D在PN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本研究排除标准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为PNS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指标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与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120例PNS患者血清D-D水平较60例正常人的血清D-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资料显示120例PNS患者中,血清D-D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24 h尿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r=0.429,P=0.000;r=0.481,P=0.000),但与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CHOL)之间无相关性(P>0.05).(3)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种病理类型间血清D-D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患者的血清D-D水平均较其他3种病理类型患者的血清D-D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膜性肾病患者间及其余3种病理类型患者间的血清D-D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S存在高凝状态,血清D-D水平可间接提示蛋白尿严重程度,并且可能间接预测PNS病理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CKD的发病人数达260万,占总人口的8%。在中国,CKD发病率为13%,而在日本,约有20%的成人患有3~5期的CKD。心血管疾病是导致CKD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在控制了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影响后,仍发现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随着肾衰竭的进展而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方格星虫粗提物(SNP)对膜性肾病(MN)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腹腔一次注入抗FxlA血清建立被动性Heymann肾炎模型,模型建立1周后依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h UPE)随机将Heymann肾炎大鼠分为SNP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治疗组用SNP灌胃治疗。考马斯亮蓝法每周测定24 h UPE。治疗4周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双肾,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 mRNA和podocin mRNA的表达量。结果:SNP治疗4周后大鼠24 h UPE较未治疗组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足突融合等病理改变,SNP治疗组大鼠上述病变较未治疗组减轻,经测定,足细胞足突融合率较未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SNP治疗组nephrin mRNA和podocin mRNA表达量较未治疗组升高(P<0.05)。结论:SNP可通过上调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基因表达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进而减少尿蛋白滤过,可能对人类膜性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因敲除技术是一门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兴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已广泛用于生长发育机制、特定基因的功能、器官的功能、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筛选的研究 ;肾脏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已开展 ,在肾脏发育、功能和疾病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本文介绍基因敲除在肾脏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治疗组选择30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联合注射玻璃酸钠和曲安奈德,玻璃酸钠每周1次,共5次,曲安奈德第1周和第3周注射,共2次。曲安奈德组仅关节腔内注入曲安奈德。玻璃酸钠组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仅关节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好转,并疗效优于单用玻璃酸钠或曲安奈德(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可以明显改善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远期效果较好,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178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调素25水平,采用高分辨二维超声诊断仪对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测量。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铁调素25水平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铁调素25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r=0.685,P=0.001);而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清铁调素25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铁调素2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是影响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3(IL-13)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C组、T-S组和T-L组。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 min,再灌注24 h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T-S组和T-L组于阻断血流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入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3 0.5μg/kg和1.5μg/kg;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IL-6血清水平和肾脏表达情况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T-L组肾脏IL-6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IL-6血清水平也明显下降;T-L组肾功能障碍、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明显减少;血清IL-6水平和肾组织IL-6 mRNA与BUN、Cr均呈正相关。结论 IL-13能有效抑制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L-6的表达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冯振伟 《广西医学》1998,20(4):717-718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痛风4例误诊分析广西民族医院冯振伟痛风为嘌呤代谢长期异常所致的一种常见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但由于表现复杂及认识不足,而时有误诊。现介绍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痛风患者4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1病例介绍例1...  相似文献   
10.
抗炎性Th2细胞因子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IL-13均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产生,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促进体液免疫反应的特性,它们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目前IL-4、IL-10对肾脏疾病的防治研究已经开始,它们主要在肾小球肾炎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IL-13在某些疾病的防治研究也已开始,但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仍在体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