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氯仿的生殖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氯仿的生殖毒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中参与异位内膜的种植、生长、血管形成以及炎症、不孕症状的形成等多个环节。本文探讨了 1 7β 雌二醇 (E2 )对巨噬细胞产生TNF α的影响 ,以探讨内异症TNF α的诱导因素及其产生的途径。1 方法  按文献[1 ] 方法取大鼠腹腔巨噬细胞。TNF α的活性采用L92 9细胞毒法[6 ] 。2 结果2 .1 E2 对巨噬细胞释放TNF α的影响 细胞培养 1 2h后加入E2 ,继续培养不同时间取上清液 ,测TNF α活性。结果可见E2 0 0 1~ 1 0 0 0nmol·L- 1 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 α,其中以 1 0 0nmol·…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阿尔茨海默病斑马鱼模型,探讨补肾益智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月龄斑马鱼,随机分成5组,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模型组(n=10)、阳性药组(n=10)、补肾益智方高剂量组(n=11)和低剂量组(n=12)。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均用AlCl3·6H2O配制成浓度为100 μg/L的溶液持续浸泡斑马鱼30 d,每天更换一半的染毒培养液。染毒结束后利用T迷宫实验剔除染毒失败的斑马鱼。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阳性药组多奈哌齐20 μg/mL,高、低剂量组补肾益智方30、10 μg/mL浸泡14 d。给药结束后,通过T迷宫实验检测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变化;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在T迷宫测试第4天,模型组潜伏时间为(198.00±45.78)s,补肾益智方低剂量组为(12.75±2.29)s,补肾益智方高剂量组为(7.27±0.90)s,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的潜伏时间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的端脑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排列变整齐,星型胶质细胞增多;③补肾益智方组斑马鱼脑ACHE活力显著降低(P<0.01)、ChAT活力显著增加(P<0.05);④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脑组织中appb、bace1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cat、nrf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1),keap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⑤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脑组织蛋白表达情况与qPCR结果一致,APP、BACE1表达显著降低(P<0.01),Nrf2表达显著增加(P<0.01),Keap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肾益智方能有效改善AD斑马鱼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Aβ生成,减轻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伤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9至12月, 选取武汉大学医学部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见习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创伤急救培训中, 试验组40名学生实施虚拟仿真教学, 对照组40名学生实施传统方式教学。授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 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92.13±1.42)分比(85.22±1.92)分, (94.62±1.96)分比(90.03±2.05)分, 均P<0.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具有高满意度者占比72.5%(29/40), 对照组学生占比20.0%(8/40),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伤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了创伤急救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肌)皮瓣修复各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部缺损的类型和部位,应用13种(肌)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76例.结果:随访半年至18年,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部分坏死,1例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皮肤部分坏死,3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3例游离背...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作用强度。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单体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系列浓度,用Logit法计算50%聚集抑制浓度(IC50)。结果:金银花水提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IC50值为0.028g.mL-1,其含有的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0.028 6,1.707,2.411,0.026,0.328,0.539g.L-1。结论: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类均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老年骨盆骨折脱位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中老年骨盆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的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及切口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 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 17%;优秀率为46.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 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24. 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 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后感染,其发生率为39. 5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 00%(P0. 05)。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中老年骨盆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癫持续状态是指癫发作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发作、间歇较短的各种癫状态。临床上可引起意识、运动、行为和植物神经等不同障碍,若不及时控制,轻者造成大脑不可逆性损害,重者危及病人生命,故应作急症处理。本文收集了2004-01~2007-07住院的癫持续状态患者28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得当均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惊厥,意识恢复。现将抢救与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8~63岁,平均25岁。大发作20例,小发作3例,局部发作5例。发作前有明显诱因22例,不明诱因6例。发作持续时间最长10h,最短2h,平均时间4h。28例癫持续状态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精准化、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关节假体治疗5例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3~57岁,平均35岁。骨缺损长度5~12 cm,平均8 cm。致伤原因:机械砸伤2例,绞伤3例。均为GustiloⅢ型。合并桡骨骨折2例,尺神经损伤1例,桡神经损伤3例。受伤至一期手术时间为6~18 h,平均10 h。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定期随访,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明确有无假体松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分及上肢Enneking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40~190 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量310~490 mL,平均415 mL;透视次数1~3次,平均1.6次。术后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1个月。1例出现切口渗液,经抗炎局部换药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皮下血肿,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好转。术后各时间点MEPS评分及Enneking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12个月间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MEPS评分及Ennekin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的个性化治疗,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肘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邓玲珑  余黎  赵星  魏驰  汪冰  祝少博 《中国骨伤》2018,31(3):222-227
目的 :探讨截骨融合术矫正严重僵硬性马蹄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4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空心钉行截骨关节融合术矫正13例(16足)严重僵硬性马蹄足畸形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39~62(49.6±5.3)岁;病程5~27(9.0±4.8)年。采用三关节截骨融合术6例(9足),四关节截骨融合术4例(4足),胫距跟关节截骨融合术3例(3足)。所有患者术前表现为患足疼痛、足跟不能接触地面、无法行走。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AOFA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仅有1例出现伤口部分皮肤坏死,予伤口换药、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足达到骨性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2周。AOFAS评分由术前的11.85±10.66提高至术后的81.38±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P0.05);其中良15足,可1足。结论 :根据患者情况,可采用胫距跟关节融合、三关节或者四关节融合术矫正部分严重僵硬性马蹄足畸形,并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