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患儿21例,全部采用膝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半侧髌韧带内移或胫骨粗隆内移术等联合手术。结果本组21例患儿,经6个月~3年随访,检查膝关节功能,屈曲膝关节90°,髌骨不再脱位,疗效均较满意。结论采用膝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半侧髌韧带内移或胫骨粗隆内移术等联合手术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疗效确定,且年龄越小,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小儿臀肌挛缩症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臀肌挛缩症是由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功能障碍,患儿表现为特有外八字步态和姿势异常的临床病症[1],多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康复治疗对病症的彻底治愈及防止复发起了很大作用。本文对我科1994年以来臀肌挛缩症术后采用康复治疗的84例患儿进行了总结,并与89例术后未采用康复治疗的患儿对照,结果术后配合康复治疗效果较为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臀肌挛缩症患儿分为康复组84例,男53例,女五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15.3岁,平均9.6岁。对照组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13.4岁,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行骼外动脉溶纤、扩管药物灌注治疗,通过血管造影和局部动脉压力监测来评价该治疗对股骨头及关节供血改善程度。资料和方法:治疗患儿19例,术中应用4~5Fcobra导管分别置于左右骼总动脉、骼内和髂外动脉,通过HP1290C型多参数监护仪进行动脉压力测量,随后行患侧骼外动脉造影同时向骼外动脉灌注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皮质激素,治疗结束后重复监测以上动脉压力变化并再次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在儿童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10拇)采用超声引导下骨骺内闭合截骨治疗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的患儿资料, 男4例、女4例, 单侧3例、双侧5例。测量患儿术前、术后的尺偏角、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 采用Tad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包括指间关节运动范围、稳定性、力线)。结果 8例(10拇)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长(21.75±11.83)个月。术前拇指尺偏角(40.12±13.44)°, 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38.90±5.34)°;术后拇指尺偏角(7.65±2.56)°, 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36.20±3.36)°;对比10拇的术前及术后尺偏角、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ada评分标准评估疗效:良好8拇、中等2拇。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儿童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截骨治疗, 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定位, 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幽门前瓣膜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前瓣膜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提高幽门前瓣膜的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2002年17年间6例幽门前瓣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 6例患儿均治愈,其中3例行瓣膜切除术,2例行瓣膜切除 幽门成形术,1例行十二指肠胃窦吻合术,1例术后8d出现呕吐,予以治疗后无呕吐。随访5例均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幽门前瓣膜为少见病,临床易误诊、漏诊,术前需详细检查,必要时行手术探查,并同时注意与其它畸形的合并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技术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的运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武汉儿童医院骨科行高频超声技术引导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患儿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10岁,中位数5岁。小指近节指骨基底骨骺骨折10例,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7例,其他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8例;骨折端移位成角,手指外观畸形。受伤至手术时间10~48 h,平均26 h。术中记录超声下骨折移位情况,术中复位后超声及X线下骨折复位情况。随访半年,观察术后X线片效果、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25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无切开复位患儿,术中X线片及外观恢复正常;随访患儿中1例患儿针道感染,拔针给予换药后痊愈,未发生骨髓炎及创伤性关节炎;25例患儿患指外观未见偏斜及旋转。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25例均达优良。结论在治疗儿童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中,运用高频超声技术,可完全显示在X线下隐身的指骨基底部骨骺,指导复位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并引导经皮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避免副损伤,达到良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造影、动态影像监测下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关节造影、动态影像监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前后的影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提出复位成功的指征。方法 对23例34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髋关节造影,同时进行手法复位,对比研究复位前后影像变化并记录安全区限。结果 34髋中除4髋复位失败外,其余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前23髋显示盂唇内翻,髋臼内“叉状”影像16髋,其中充盈缺损为圆韧带。23髓有“葫芦”状关节囊。中心复位后,盂唇内翻消失,  相似文献   
8.
儿童肘内翻截骨角度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用三角函数正切公式计算肘内翻楔形截骨角度和截骨量及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肘内翻21例,内翻角15~45°,平均26. 4°, 其中超过30°有7例。用轴线相交法测得肘内翻的角度和健侧肘关节提携角, 将所得数值代入三角函数正切公式, 将截骨的楔形骨块对侧边的长度刻在肱骨外侧骨皮质上为C点, 截断AB和CB连线的骨质, 截骨完成后AB和CB两条线对合。结果: 全部病例随诊时间1~4年, 随诊时肘关节功能正常, 提携角5~10°, 无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肘内翻楔形截骨设计和计算方法的改进, 提高了截骨的精度, 具有将模拟矫形转变为数字矫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方法 13例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小切口开放复位后,全部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结果本组13例患儿,经6个月~2年随访,12例6个月骨愈合,1例1年6个月后延迟愈合. 结论 小切口开放复位,混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非常适用于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46例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行枕颌吊带牵引治疗,加局部理疗.结果:46例疗效均满意.有头颈部外伤史者平均疗程为20.3d,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平均疗程为13.5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避免漏诊、误诊,应结合临床表现与颈椎张口位X线平片或颈椎CT检查.持续枕颌吊带牵引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有头颈部外伤史者,治疗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