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29篇
  免费   3677篇
  国内免费   1705篇
耳鼻咽喉   314篇
儿科学   650篇
妇产科学   319篇
基础医学   2932篇
口腔科学   805篇
临床医学   5191篇
内科学   3462篇
皮肤病学   517篇
神经病学   917篇
特种医学   11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935篇
综合类   9919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469篇
眼科学   408篇
药学   4787篇
  57篇
中国医学   3384篇
肿瘤学   1842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1342篇
  2021年   1757篇
  2020年   1496篇
  2019年   860篇
  2018年   875篇
  2017年   1189篇
  2016年   915篇
  2015年   1653篇
  2014年   2119篇
  2013年   2511篇
  2012年   3518篇
  2011年   3847篇
  2010年   3092篇
  2009年   2923篇
  2008年   3003篇
  2007年   2811篇
  2006年   2482篇
  2005年   2049篇
  2004年   1426篇
  2003年   1066篇
  2002年   789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507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非密闭雾化方式在不合作患儿接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70例3岁以下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Pari雾化系统、Philips雾化系统及Salter雾化系统3个治疗组,毎组90例,各组又依据面罩距离面部0 cm、2 cm、4 cm分为3个小组,毎组30例,分别测量各组雾化气流流速及吸入雾化颗粒量占总雾化颗粒量的比例。采用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雾化气流流速及雾化吸入量在不同雾化系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距离下,Pari系统均能使患儿吸入最多量的雾化颗粒,其次是Salter系统,再是Philips系统,与此相反,气流流速Pari系统最低。Pari系统离开面部4 cm及Salter系统离开面部2 cm的吸入量均高于Philips系统0 cm的吸入量。结论 选择合适的非密闭雾化系统方式,是提高不合作患儿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3.
薄层色谱鉴别在历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而薄层扫描含量测定在最近几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比例逐渐降低。随着对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薄层色谱法的不足之处陆续显现,如仪器普及率低、设备并不简单、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鉴别速度及准确性不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展开剂毒性大等,逐渐不合时宜。在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时,研究者不应该墨守成规,薄层色谱鉴别也不应该是雷打不动的定性鉴别必备选项。高效液相色谱法具备完全取代薄层色谱法的可行性,薄层色谱法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补充。为充分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鉴别效率,笔者建议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应该大幅减少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应用,增加高效液相特征图谱鉴定,尽量做到“一个条件,一张图谱”;除非确有必要,《中国药典》等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应将薄层色谱鉴别作为推荐方法,而非强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分析真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征,为真菌血流感染的早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真菌性血流感染者的菌群、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 结果入组192例真菌血流感染者的血培养样本中共分离192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1.77%(61/192),其次热带念珠菌检出率为18.75%(36/192);重症医学科检出率最高为33.85%(65/192)。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4.49%(9/192)、伊曲康唑5.73%(11/192)、氟康唑10.94%(21/192)和伏立康唑11.46%(22/192);除两性霉素B外,2016至2018年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所分离192株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菌率达46.7%。 结论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对目前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耐药率逐年上升,加强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