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颅脑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CT及MRI检查对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IH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确诊的IHP患者头颅CT(16/16)和MRI(3/16)表现,观察病变的范围和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IHP颅内主要表现为多发钙化性病变,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CT值114~373HU,在MRT1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双侧尾状核、苍白球、壳核及丘脑的对称性、条形或团块状钙化16例;双侧额、颞、顶、枕叶皮层下钙化10例;小脑齿状核钙化6例(双侧4例,单侧2例);侧脑室旁钙化2例。结论CT和MR对IHP的诊断非常重要,其中CT对病变的显示优于MR,与临床结果结合,对IHP具有定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DWI在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疾病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前列腺、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囊肿的DWI表现及其ADC值的变化特点,探讨DW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16名健康志愿者,9例前列腺囊肿,29例BPH和21例PCa患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正常前列腺中央带、外周带、囊肿、前列腺增生结节以及前列腺癌灶的DWI表现、ADC值的变化特点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所有BPH和PCa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DWI表现:16名志愿者外周带信号高于中央带,二者分界清晰;囊肿呈高信号;BPH增生结节信号不均匀,信号强度低于外周带;PCa表现为低信号影。各组平均ADC值:正常前列腺中央带(1.352±0.052)×10-3mm2/s,外周带(1.829±0.071)×10-3mm2/s,囊肿(2.557±0.084)×10-3mm2/s,BPH增生结节(1.576±0.101)×10-3mm2/s,PCa癌灶(0.934±0.166)×10-3mm2/s,其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前列腺囊肿、正常外周带、BPH、正常中央带和PCa癌灶(P=0.000)。结论DWI及ADC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囊肿、BPH和PCa之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 (DCE -MRP)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3 1例进行腹部常规扫描时疑有门静脉异常的患者接受了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扫描 ,其中正常 8例 ,异常 2 3例。使用高压注射器将Gd -DTPA造影剂经手背静脉注入血管 ,应用透视触发造影技术确定扫描延迟时间 ,所有图像分别进行数字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重建。结果 3 1例患者均获得了清晰、立体的门静脉图像。 8例无肝脏疾患者 ,DCE -MRP均能完整显示门静脉主干及肝内 5级以上的分支。 2 3例异常 ,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13例 ,均显示门静脉扩张迂曲 ,2例显示门静脉主干闭塞 ;肝癌 9例 ,其中门静脉主干和 (或 )其主分支闭塞 3例 ;肝右叶巨大血管瘤 1例。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成像效果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仿 ,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的MRI及DW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MRI及DWI表现.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26例(年龄8~40岁,平均16.7岁),均行X线及常规MRI检查,其中16例应用msh-DWI序列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参照常规MRI图,在ADC图测定骨肉瘤实质部分、坏死部分及肿瘤骨区域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灶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低~等或等~高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瘤骨在各序列上均呈低信号,瘤骨成分越多,信号越低.在DWI图中,16例骨肉瘤实质部分显示较高信号,肿瘤内坏死部分显示较低信号,病灶内肿瘤骨成分显示低信号.骨肉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为(1.34±0.12)×10-3mm2/s,坏死部分的平均ADC值为(2.23±0.16)×10-3mm2/s,瘤骨成分的平均ADC值为(0.32±0.06)×10-3mm2/s.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常规扫描结合扩散加权图像,可对骨肉瘤的组织构成进行初步推测,并能指导穿刺活检部位.  相似文献   
5.
星形细胞瘤常规MRI增强程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常规MRI增强程度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术前对32例星形细胞瘤行常规钆-喷替葡甲胺剂量(Gd-DTPA, 0. 1mmol·kg-1 )增强MRI检查, T1WI观察肿瘤增强情况。与脑室内脉络丛比较,肿瘤增强情况分为无/轻微、中等及明显强化3组。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并用VIII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对手术标本进行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微血管记数(MVC)评定肿瘤血管生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增强程度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星形细胞瘤中,术前常规增强MRT1WI上, 13例明显强化, 12例中等强化, 7例无/轻微强化。32例星形细胞瘤手术标本MVC7~113个,平均(46. 1±14. 3)个。其中明显强化组MVC为(56. 0±10. 7)个;中等强化组(38. 3±11. 9)个;无/轻微强化组(12. 5±6. 3)个。统计学相关分析表明:星形细胞瘤常规增强MRI增强程度与MVC存在显著正相关(r=0.763,Ρ<0. 01)。结论 星形细胞瘤常规MRI增强程度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常规MRI增强扫描可能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方面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颅内生殖细胞瘤转移的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转移的MR影像学表现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 ,对10例具有转移灶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中的 10例发生转移 ,转移发生率 40 %,其增强MRI可表现为 :①软脑膜条索状增粗 ;②脑或脊髓表面的结节状信号 ,病变累及部位弥漫性肿胀 ,信号不均 ,脑沟消失 ;③肿瘤前部楔形缺损或三脑室后部“笔尖样”扩大 ;④室管膜下层片状或弥漫性高信号 ;⑤颅外转移征象等。结论 增强MRI能准确检测颅内生殖细胞瘤转移 ,为临床确立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20d,出生即发现双下肢肿胀,张力低。逐渐蔓延至双上肢。夜间哭闹,睡眠差。查体:体温正常。四肢稍肿胀,肌力低下,以右下肢为最显著。肝、脾肋下4.0cm。实验室检查:WBC60×109/L,肝功异常,TPHA、RPR均为阳性。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患儿母有冶游史,进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4岁,不慎从3m高处摔下,臀部着地,当时昏迷,血压250mmHg/110mmHg(1mmHg=0.133kPa),24h后患者苏醒。查体:双手臂皮肤擦伤,右肾区叩击痛,腹部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体温正常,血、尿常规正常。B超示:右肾上腺区包块及肝肾间隙积液,结合病史多考虑为血肿。2d后CT扫描示:右肾上腺一类圆形肿块,大小3.2cm×3.9cm×3.2cm,边缘光滑,密度不均匀,CT值45~65HU,增强动脉期及延时5min扫描未见强化;右肾上腺周围脂肪间隙内有条索影及右侧膈肌增厚;肝密度普遍降低,低于脾脏密度,为脂肪肝表现;脾包膜下见点状钙化灶及小片状低密度区,未…  相似文献   
9.
Hab18-SPIO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靶向人肝细胞肝癌表面抗原Hab18g的MR特异性抗体显影剂Hab18-SPIO,探讨其合成原理、制备要点及物理性状。方法利用化学交联方法,采用人肝细胞癌单抗Hab18标记SPIO,制作出靶向显影剂Hab18-SPIO。并用同样方法制备阴性抗体显影剂SED-SPIO(SED为葡萄球菌肠毒素D抗体)。使用电镜及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对Hab18-SPIO进行测试。结果经电镜观察和液相色谱分析证明Hab18与SPIO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蛋白质含量测定得到抗体与SPIO的交联率为97.5%。经电镜观察制备的靶向显影剂Hab18-SPIO粒径在50~70 nm之间,并且SPIO中颗粒较小的部分与抗体的交联较多。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人肝细胞肝癌表面抗原Hab18g的探针,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为进一步研究早期肝癌特异性MR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新的技术方法,早期评价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DW-MRI是在体、无创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与成像的唯一方法,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早期反应的有效指标。本综述着重介绍DW-MRI在早期、无创评价肿瘤放化疗疗效方面的实验与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