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immunoassay,TRFIA)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微量免疫分析技术,它克服了荧光免疫分析法(FIA)背景光强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与放免分析法(RIA)相比,具有完全相似的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贝利尤单抗治疗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贝利尤单抗治疗LN的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文献进行风险偏倚评价并提取文献信息,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篇文献共25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贝利尤单抗治疗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度评分显著降低(MD=9.07,95%CI:–12.52~–5.62,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贝利尤单抗治疗后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MD=–10.54,95%CI:–20.08~–1.00,P=0.03)及SLEDAI 2000(SLEDAI-2K)评分(MD=–7.66,95%CI:–8.70~–6.61,P<0.000 0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贝利尤单抗治疗后主要疗效肾脏应答发生率为67%(95%CI:0.60~0.74),完全肾反应发生率为44%(95%CI:0.37~0.52)。贝利尤单抗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MD=–1.02,95%CI:–1.94~–0.11,P=0.03)、补体C3含量(SMD=0.87,95%CI:0.34~1.39,P=0.001)、补体C4含量(SMD=0.62,95%CI:–0.34~0.91,P<0.0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肌酸酐(SMD=0.02,95%CI:–0.57~0.61,P=0.95)、血清白蛋白(MD=9.31,95%CI:–2.57~21.19,P=0.1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利尤单抗联合基础用药能减轻SLE疾病活动度,降低24h尿蛋白水平,增加补体C3、C4含量,一定程度上可缓解LN患者的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物汤及其两味药组方治疗血虚证小鼠的补血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制成实验性小鼠血虚证模型,测定外周血象、CD34^ 细胞、细胞周期、NFS60细胞增殖以及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四物汤在各指标上都优于其两味药组方;(2)两味药组方中,当归相关组对CFU—E,CFU—Mix,CFU—GM的促进作用较好,且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而地黄相关组对CFU—E有增殖作用;白芍相关组能明显促进NFS60细胞的增殖;川芎相关组增加CD34抗原表达,并促进细胞由G0/1期向S期转化,其作用和所含的川芎嗪有关。[结论]四物汤全方优于两味药组方,各组方的作用靶点和作用强度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十八反中半夏、贝母、栝楼、白蔹、白及配伍乌头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与细胞色素b5含量。[结果]配伍组与其相应单药组比较可显著降低P450酶及b5含量(P<0.001或P<0.05)。[结论]药物配伍后导致P450酶变化 ,对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药以食品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的形式进入美国市场是将中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可行的选择,同时中药以食品补充剂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本主要就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几种形式、美国对食品补充剂上市的要求、美国进口食品补充剂的程序、《生物恐怖应对法》对食品补充剂进口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药以食品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s)的形式进入美国市场是将中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可行的选择,同时中药以食品补充剂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本文主要就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几种形式、美国对食品补充剂上市的要求、美国进口食品补充剂的程序、<生物恐怖应对法>对食品补充剂进口美国的影响,以及中药以食品补充剂进入美国市场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雅安市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变化。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雅安市人民医院2002年至2005年与2012年至2015年两组时间队列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经检索,2002年至2005年队列有466例及2012年至2015年队列有792例心房颤动患者纳入统计;(2)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病因或相关因素比例高低:2002年至2005年队列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吸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肥胖,2012年至2015年为老年高血压吸烟冠心病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两组队列间比较,病因或相关因素为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2002年至2005年队列相比,2012年至2015年的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率下降,华法林使用率上升,且CHA2DS2-VASc评分2~3分的华法林使用率最高,但出血风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2年至2005年队列与2012年至2015年队列分析结果显示,雅安市心房颤动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或相关因素依然是老年、高血压、吸烟和冠心病,治疗以控制心室率及抗栓为主,华法林的使用率在提高,但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芪三酚(Res)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的相关效应及其与MDCl基因的关系。方法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S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Re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用RT-PCR与免疫印迹方法测定MDCl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用小RNA干扰MDCl基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并观察其对Res的敏感性影响。结果40μmol/L以上的Res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5),给予0、60、120μmol/LRes能明显降低MDC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用小RNA干扰MDC1基因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实验组(MDCl.siRNA)的细胞凋亡率[(45.13±6.2)%]较阴性对照组[(24.34±2.6)%]和未处理组[(17.69±4.9)%]明显上升(P〈0.05),MTS结果显示MDCl基因干扰后细胞对Res的敏感性增加。结论40μmol/L以上的Res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Res可以有效降低MD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细胞的凋亡。用小RNA干扰MDCl基因(MDCl-siRNA)后,MDA-MB-231细胞对Res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PGL)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发现遗传性PPGL约占PPGL 35%~40%,且目前已经发现PPGL的致病基因至少有17个,其中SDHB基因突变常见于副神经瘤,且约40%的恶性PPGL与SDHB基因突变有关。本文报道1例SDHB基因新发剪接突变导致的PP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