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teendijk等通过对压力-容积环的分析,发现长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按照NYHA标准,研究入选22名患者,其心功能Ⅲ或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束支阻滞和QRS间期>120ms,并置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仪。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获得了右房起搏频率在80、100、120和140bpm期间的压力-容积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6个月后,获得了双侧心室分别在同样的起搏频率期间的压力-容积环,用专门的软件完成稳定状态压力-容积环的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NYHA心功能由(3.1±0.5)级变…  相似文献   
2.
Felix  RCM  Correa  PL  de  Azevedo  JC  程希富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6):808-809
成功的抗血栓治疗和血管成形术已大大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但存活者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高。作为核医学检测方法之一的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在检测存活心肌方面的应用十分引人注意。巴西学者报道了本国应用18F-FDG叠合线路显像PET检测存活心肌后对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病人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该实验从2003年9月~2004年11月共选择了31例病人进行18F-FDG叠合显像PET技术检查病人的存活心肌情况和随访,并在PET前后对医生进行选择治疗方案的问卷调查。病人入选标准: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激活素A、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浆的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88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浆中激活素A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不同亚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负荷对血浆激活素A浓度的影响.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激活素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108.6(378.1~12 957.3)vs.470(380~550),P<0.0001].三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闭塞和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激活素A浓度稍低,其变化趋势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反.结论 激活素A对冠心病具一定预测意义,可能与斑块稳定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高脂喂养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氢化钠(NaHS)组[NaHS20μmol/(kg.d)]、炔丙基甘氨酸(PPG)组[PPG20mg/(kg.d)]。假手术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均以高脂饮食饲养并行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8周后观察血浆H2S含量、损伤处血管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比值;Western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颈动脉斑块IL-10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浆H2S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内膜显著增生(P<0.01),IL-10蛋白和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NaHS组血浆H2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内膜增厚明显受到抑制(P<0.01),IL-10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PPG组血浆H2S水平显著降低(P<0.05),损伤处血管内膜增生更为显著(P<0.05),IL-10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促红素组、锌原卟啉组、促红素 锌原卟啉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5 min,再灌注180 min,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测定大鼠心肌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mRNA的表达,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其余4组缺血再灌注心肌中MCP-1、HO-1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RNA表达增多(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促红素预处理能明显上调HO-1 mRNA表达,并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MCP-1 mRNA表达(P均<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改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使用锌原卟啉后,促红素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消失(P>0.05);与促红素组比较,锌原卟啉组和促红素 锌原卟啉组大鼠心肌中HO-1mRNA表达均降低,MCP-1 mRNA表达均增高(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加重.结论:促红素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HO-1表达并降低MCP-1表达,改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Smad7表达与心室重塑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对心肌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MI模型,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MI组(n=9)、辛伐他汀20 mg组(20 mg·kg-1·d-1,Sim2组, n=10)和40 mg组(40 mg·kg-1·d-1, Sim4组, n=9), 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 n=10).4周后观察血脂水平、心室重量指数、天狼猩红染色分析左室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检测Smad7在非梗死区的表达.结果:各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I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增加, 非梗死区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及Ⅰ/Ⅲ比值均增加.与MI组相比,Sim组左室重量指数降低, 非梗死区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及Ⅰ/Ⅲ比值下降, 但仍高于Sham组, 心肌组织病理结构改善.与MI组比较, Sim组Smad7表达增加.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地减轻MI后的心肌损伤和纤维化重构, 其机制与其调脂作用无关, 可能与促进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是真核细胞内核转录调节因子,受多因素的激活而调控靶基因,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机体生长发育、内环境稳定、防御反应等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PCI术后使用肝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及注意事项.方法: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观测指标及各自特点.结果:高龄患者,尤合并消化道疾病者,PCI术后使用肝素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拟行PCI术的患者,尤高龄者,应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消化道疾病史.在应用肝素时应酌减剂量及严密监测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防治,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1982年首次报道了经导管消融人类房室传导系统,90年代以来,由于安全、有效的射频能量的使用,使得经导管消融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技术已非常成熟,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速,房扑、房颤、室速、室早等心律失常技术亦在不断完善中。射频能量是一种高频的交流电,一般使用300 kHz至750kHz连续未调制的电流消融心脏组织。射频能量源(由射频消融仪产生)通过大头导管电极,背部电极与人体构成回路,在电流密度最大的心肌组织与大头导管电极之间产生热量,而热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