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癌腹腔镜外科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升  姚欣  李文录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8):1075-107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腹腔镜手术得以迅猛发展,许多临床手术都可通过腹腔镜完成.自1990年Clayman完成首例腹腔镜肾切除术后,腹腔镜微创外科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肾脏疾病的治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已经被国外许多中心应用于临床,成为肾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内也屡有报道.本文对目前腹腔镜技术在肾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姚欣  陈旭升 《中国医刊》2008,43(2):26-28
肾癌系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绝大多数肾癌发生于一侧肾脏,常为单个肿瘤,而大约有10%~20%为多发[1],常有假包膜与周围肾组织相隔。遗传性肾癌则常表现为双侧、多发性肿瘤。约85%的肾脏肿瘤为肾细胞癌(RCC),来源于肾皮质,男性患者是女性的2倍。肾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流行病学显示,吸烟、长期暴露于镉环境、肥胖、滥用药物和长期血透析等均与其发病相关。少数肾癌与遗传因素有关,称为遗传性肾癌或家族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4%。近20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诊断、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晚期胃底贲门癌已成为临床上较常见而又缺乏良好治疗手段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各种食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1],可近期解决患者进食问题,但为保证疗效必须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目前经血管介入治疗已成为许多学者[2~6]主张的较优选的非手术疗法。本文报道我院近年来完成的经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活动能力),增加骨折风险,甚至威胁生命。然而,由于此病的隐匿渐进性和科学知识普及的原因,人们普遍对其知之不多,甚至还有种种误解,使其在现代社会流行,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财富造成了极大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在糖尿病患者难愈性植入物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为植入物外露创面修复提供另一种选择。方法 收集本院骨科2020年8月—2023年1月住院糖尿病行踝关节骨折术后难愈性植入物外露创面患者,通过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其中5例患者,以血液分离机采集自体PRP,并分5次制备成PRP凝胶,每隔7 d用自体PRP凝胶通过纱布包覆创面,及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待PRP凝胶治疗愈合率超过80%后停止使用PRP凝胶覆盖,改为常规换药。结果 治疗2周后5名患者创面皆愈合明显,平均愈合率为50.3%,治疗4周后2名患者创面100%愈合、3例患者仅余小窦道,平均愈合率85.2%,再常规换药2周后100%愈合。结论 自体PRP凝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难愈性植入物外露创面修复效果明显,减少患者拆除植入钢板二次手术的机率,为此类创面修复提供新思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非溶血患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后对交叉配血的影响,探究最佳输血策略。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科收到的12例抗体筛选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非ABO溶血患儿标本进行分析,使用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血浆及放散液中抗-A和抗-B检测。结果 IVIG患儿,6例A型、2例AB型患儿血浆中检测到抗-A,3例B型患儿血浆中检测出抗-B,1例AB型患儿血浆中检测出抗-A和抗-B,所有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且均出现不同程度溶血表现,并与同型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不合、与O型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结论 IVIG会导致部分非ABO溶血患儿出现交叉配血不合、轻微溶血症状,宜选择O型洗涤红细胞输注。  相似文献   
9.
陈旭升  孙丹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5):1134-1137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从人的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 能够促进细胞的趋化、分裂与增殖; 在机体生长发育、创伤修复等生理过程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PDGF/PDGFR作为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肿瘤细胞释放的PDGF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并抑制其凋亡。以PDGF/PDGF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PDGF/PDGFR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茵栀黄颗粒+蓝光照射)和对照组(蓝光照射)各6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天胆红素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可促进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