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6篇
特种医学   2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经验。材料和方法:10例冠心病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有14支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率70%~75%者5支,90%~100%者9支)。全部病例均作ELCA手术。ELCA采用脉冲间期为180-220msec,光导纤维直径为1.3~1.6mm,能量密度14.5~21.0mJ,激光频率为20Hz。ELCA术后辅以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CA)。结果:9例13支狭窄动脉中,9支狭窄率>90%者,作ELCA+PTCA成功,其中7支动脉狭窄率减至15%以下,2支减至40%~45%,1例因术中导丝头断裂,失败。成功的9支动脉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示:内膜光滑4支,毛糙3支,夹层动脉瘤1支(2月后随访消失),术中出现血栓1支。术后6个月内造影随访,3例动脉再度狭窄。结论: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可用于PTCA难以成功的有钙化硬斑、挟窄段较长(>2.0cm)和闭塞的冠状动脉,安全有效。但它并不能避免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2岁。因阵发性心前区压榨样不适4个月并加剧1.5d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05 mV伴异常Q波,相关导联T波双向;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PK)220 U/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8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5U/L,肌钙蛋白阳性。拟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恢复期)。入院后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疏血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临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疏血通组)40例与对照组(常规组)40例,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术后两组均予以常规双抗治疗,治疗组予静脉输注疏血通。比较两组间TIMI血流、心电图ST段变化、心超、不同时间点主要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IMI血流明显改善(92.5%vs 85%),治疗后ST段回落(77.5%vs 62.5%)、一周的LVEF无明显差别,6个月和12个月的LVEF差异明显;6个月和12个月的MACE为(10%vs 20%)、(7.5%vs 17.5%)。结论 PCI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有效灌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肉桂氨茴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及周期蛋白P21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兔主动脉VSMC株为模型,应用活细胞计数进行细胞增殖和迁移检测,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肉桂氨菌酸作用24h后VSMC周期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率,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P21和P53的表达。结果20%的胎牛血清条件下,肉桂氨茴酸显著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在9.6~305.8/μmol/L范围内,随剂量增加其抑制率增加。IC-(50)为75.6/μmol/L。IC-(50)的肉桂氨茴酸作用VSMC 24h后,G1期细胞数占24%,显著低于作用前的51%(P<0.01),形成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率为36.7%。经IC_(50)的肉桂氨茴酸作用VSMC 24h后出现明显的P21和P53条带,而空白对照组无表达。结论肉桂氨茴酸浓度依赖性抑制VSMC的生长,其抑制作用主要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肉桂氨茴酸抑制VSMC增殖与细胞周期蛋白P21和P5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痰浊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病机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已经证实中医药治疗有防治再狭窄作用,本文从冠脉造影结果、血脂、血黏度、纤溶系统、自由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胰岛素抵抗等多方面证据说明痰浊与冠脉介入后再狭窄有直接关系,因而指出痰浊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中医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6.
房性早搏(PAS)诱发窦房结抑制不多见,我们最近见到1例;在1次及连续2次PAS后出现长间歇伴随1次或连续2次交接性逸搏,高度提示窦房结功能衰竭,报道如下。患者男性,83岁。因反复胸闷心悸6年加剧1W入院。体检:神清、气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47次/min(平均),律不齐,似闻早搏,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血压91/48mmHg。有高血压史10年。入院ECG示频发PAS出现长间歇及交接性逸搏,心电图诊断:①PAS;②交接性逸搏。图1A为V2、V3导联同步记录。R1为窦性心律,P R间期为0.12s。P2、4、6与窦性不同,P R间期为0.23s,P波0.15s,呈现切迹,为PAS,P …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时的麻醉效果.方法: 39头健康贵州小型猪行氯胺酮基础麻醉气管插管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3头.A组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5 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0.2%氯化琥珀胆碱静滴.B组行气管导管接人工回路,保留自主呼吸,芬太尼5 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静滴.C组呼吸管理同B组,术中仅用1%戊巴比妥钠静滴.穿刺股动脉,选择冠状动脉合适的血管段放入支架,术中观察呼吸、心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结果:C组1头小型猪死亡,其余38头猪存活.A、B两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性.C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比A、B两组高(P<0.05).B、C两组呼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戊巴比妥钠复合芬太尼麻醉气管内插管可使气道保持通畅,麻醉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的诊断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患者22例,分别给予12导联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彩色心超检查,部分患者行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检查。结果6例核素心肌显像中5例有较大的完全缺损,1例均匀减低,无花斑样缺损。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对于诊断ICM有重要意义,诊断ICM在经双核素或正分子发射断层检查(PET)明确有存活心肌后,行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可挽救冬眠心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延迟PTCA及支架术对慢性期左室重构和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5 2例初次AMI患者分为PTCA组 (n =2 7)和非PTCA组 (n =2 5 ) ,PTCA组于发病后平均 12d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TCA及支架术。随访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心脏事件。结果 PTCA组患者术后LVEDV及LVESV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而非PTCA组患者随访后LVEDV及LVESV与随访前比较显著增加 (P <0 .0 5 )。LVEF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TCA组在心力衰竭 (4 %和 44 % ,P <0 .0 1)和复合终点事件 (33%和 72 % ,P <0 .0 5 )方面较非PTCA组明显下降 ,在死亡、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AMI后延迟PTCA及支架术可抑制左室扩大 ,延缓慢性期左室重构 ,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十余年,加剧2日伴浮肿入院。入院诊断:①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②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心电监护显示;快速性Af伴室内差异传导。予以可达龙后转为如下心电图。图1示Ⅱ导联示P波与QRS波无关,QRS波呈RS型,宽0.09s,考虑为交接性心律,频率为47次/分,窦性心律为45次/分,P1~P4始终在ORS波之后,未见夺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