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家兔经脉循行路线进行宏观显示的研究,为细胞水平及超微组织结构的示踪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穴位测定治疗仪在对应人体的外关、内关、昆仑、太溪经穴处对家兔的经穴定位,经穴位注入Na2H32PO4,用32P整体放射自显影术对家兔经脉循行路线进行宏观显示。结果获得了家兔经脉循行路线整体放射自显影像,影像线性较宽,形状单一且较粗大,影像走向与通过家兔皮肤导电量测定获得的经穴走向相似。结论家兔体表存在与人体相近的具有低阻抗性的经穴,32P放射自显影术可以实现家兔经脉循行路线的宏观显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淀粉样变性诊断标记物131I-SAP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应用Iodogen法对SAP标准品进行131I标记;纸层析法测定131I-SAP的标记率与放射化学纯度。将131I-SAP分别于4℃和37℃新鲜人血清中0h,24h,48h,72h和96h,测定放射化学纯度,评价其体外稳定性。对131I-SAP进行热原、异常毒性等安全性实验。结果131I-SAP的标记率为70.6%,96h后的放射化学纯度仍大于90%。热原、异常毒性实验均为阴性。结论131I-SAP具有较好的体外稳定性,并且无热原及明显毒性反应,适合进一步临床实验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可抽线式腹部手术横切口连续皮内缝合在临床上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至2012年腹部手术横切口连续皮内缝合、术后3d抽线法共1843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横切口连续皮内缝合抽线法甲级愈合1840例,脂肪液化延期愈合3例。结论可抽线式皮内连续缝合法具有皮下无异物,愈合快,瘢痕小,伤口更美观,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有很大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美观等优点,目前越来越多妇科传统的开腹手术为其所取代,尤其是良性附件肿瘤的处理,而切除组织的取出是手术医师所面临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手术用一次性吸引器的透明塑料内袋可用于术中容纳标本,我院近年来采用此法成功处理卵巢良性肿瘤11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以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指标,评价透析患者的骨代谢情况。方法:实验于1997-07/1998-05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和肾内科完成。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作骨活检前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P)、1,25(OH)2D3,作骨活检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检测,观察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iPTH与骨组织学动态指标:骨形成率、骨矿化率呈正相关(r=0.436,P<0.05;r=0.585,P<0.05);BAP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有相关性。BAP与骨组织学静态参数的相关性较好(r=0.827,P<0.001)。1,25(OH)2D3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呈正相关(r=0.637,P<0.05;r=0.426,P<0.05)。结论:iPTH,BAP与某些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相关性较好,iPTH值在低转化骨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初步估计骨代谢状态。但以上血生化指标在不同类型的骨病中并无严格的界限,所以,骨活检仍是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0全年住院患者送细菌培养的标本6 950份(非重复),经细菌鉴定后,采用K-B法和MIC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并随机抽取7月份26个非手术科室130份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致病菌检出率为28.63%(1 990/6 95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6.98%(1 333/1 990),革兰阳性球菌占33.02%(657/1 990),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Pae)、肠球菌(Enterococ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肺炎克雷伯菌(Kpn)、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鲍曼不动杆菌(Aba).Ecoli、Kpn 对IPM、MEM、TZP、SCF、AK、FOX耐药率较低;Pae对IPM、MEM、CIP、FEP较敏感;Aba对IPM、SCF耐药率分别为39.13%和36.23%;Pma 对SXT、MH、LEV 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VA、TEC、LZD、F、SXT、C、RD较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Sau.结论 该院2010年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将经验治疗转为病原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