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第一掌骨背侧-大鱼际联合逆行皮瓣修复拇指较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手外科收治5例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2~50岁,平均36.8岁.其中末节脱套伤2例,末节离断伤2例,末节掌侧撕脱伤1例,缺损面积为7.0cmx5.0cm~4.0cmx...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聚乙二醇(PEG)冲洗法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神经重建模型,144只大鼠平均分为4组,每组36只,均选用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其中坐骨神经断端采用小间隙缝合盐水冲洗修复为A组,小间隙缝合PEG冲洗修复为B组,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盐水冲洗修复为C组,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PEG冲洗修复为D组.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时,采用行为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电生理神经冲动传导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对4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神经再生情况时,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4组数据进行采集.所有数据在各组术后1、4和8周进行检测.结果 D组行为学SFI值显著优于其他组;电生理学示各组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均产生混合肌肉运动电位CMAP,但D组运动电位峰值高于其他组;组织病理学HE染色示D组下肢肌肉萎缩程度小于其他组且在对坐骨神经进行染色时发现D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有序,具有正常直径和施万细胞,成纤维细胞较少;TEM示D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最多、轴突最厚、髓鞘外观正常.结论 在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应用动脉套管联合小间隙缝合PEG冲洗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通过后期的临床转化,有望为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肱三头肌入路术式与V型骨刀行尺骨鹰嘴截骨术对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术后肘关节功能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5例肱骨远端骨折C3型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3例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12例V型骨刀尺骨鹰嘴V型截骨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情况,比较2组术后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和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2组切口感染、尺神经炎、骨化性肌炎、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优于对照组,纽间有差异(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8.33%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76%,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V型骨刀行尺骨鹰嘴截骨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可较好恢复肘关节功能,同时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支具非手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12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收治44例闭合腱性锤状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3D组和普通支具组,各22例22指。3D组应用自行研制锤状指复位体位支具,3D扫描后打印。普通支具组应用传统支具非手术治疗腱性锤状指患者。并依据手功能Patel评定法对患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8周拆除外固定,经功能练习,远指间关节(distal interphjalangeal joint,DIP)背伸功能均恢复良好,近指间关节(proximal interphjalangeal joint,PIP)无挛缩屈伸活动度良好。随访3~12个月,平均6.6个月,无失访,依据手功能Patel评定法,3D组优15例,良7例;普通支具组优6例,良16例。3D组支具所有患者未发生支具折断、碎裂、损坏情况,无固定失效情况发生,无一例产生压疮,2例患者因肿胀消褪二次更换支具。而普通支具组2例患者产生压疮,5例患者因支具固定失效二次更换支具。结论 3D支具固定可靠,不易形成压疮,便于观察甲板血运,指体肿胀消褪后可再次依据伤指外形快速打印更换支具,并且费用低廉,是一种治疗腱性锤状指理想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唑来膦酸和rhBMP~2对兔骨质疏松模型血清生化指标及骨小梁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30只5 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24只摘除双侧卵巢制造骨质疏松模型,另外6只切开暴露卵巢后即关腹,作为假手术对照 组。造模成功后,24只骨质疏松兔按注射药物不同分为BMP组(rhBMP-2)、ZOL组(唑来膦酸)、B +Z组(rhBMP-2 + ZOL)、空 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假手术组,每组6只动物。分别在注射后当天、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由兔耳缘静脉取血, 分离血清,使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活性;同时应用四环素-钙黄绿素荧光 标记在第6周、第12周处死取材,观察并测量骨小梁生长速率。结果①注射后第4周,BMP、B + Z组ALP活性均明显高于 ZOL组和NON组(P <0.05);从第6周开始,BMP与B + Z组的ALP活性与假手术组均无明显差异(P >0. 05);②在第8、10 周,B + Z组TRACP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 <0. 05) ;ZOL和B + Z组TRACP活性较早即开始下降,并且与BMP组相比下 降更快(P <0.05)。③BMP组骨小梁生长速率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 <0.05)。结论rhBMP4 + ZOL联合应 用,能够更好地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而rhBMP^则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提高骨小梁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