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梭形动脉瘤术中及术后24 h内,在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在降低缺血并发症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颅内未破裂梭形动脉瘤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24 h内静脉接受替罗非班(0.1 μg/kg/min)预防血小板聚集的患者资料。记录并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动脉瘤栓塞程度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mRS评分。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例患者,39枚动脉瘤,动脉瘤平均直径(6.4±2.1)mm。其中,26枚动脉瘤接受了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3枚动脉瘤接受了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78.9%(30/38)的动脉瘤实现完全栓塞;在26例接受脑血管造影复查的患者中,92.3%(24/26)的患者动脉瘤实现完全闭塞。围手术期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无出血并发症发生。3个月随访的良好预后率为97.4%(37/38) (mRS评分为0~1分)。 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梭形动脉瘤术中及术后24 h内,静脉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未增加出血并发症。但是,由于样本量偏少,缺少对比,在降低缺血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卒中防治中心静脉溶栓后转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机械取栓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41例AIS-LV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预后良好组16例(39.0%)。将单因素分析中变量(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低、卒中症状发作至卒中防治中心就诊时间(ODT)长以及卒中防治中心就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长,均为AIS-LVO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术前NIHSS评分、ASPECTS、ODT、DPT是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诊断甲真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特比萘芬,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结果:特比萘芬停药时、停药后3个月、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0.00%、94.11%和100%;伊曲康唑停药时、停药后 3个月、6个月有效率分别51.42%、71.42%、88.57%。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5%和5.71%,特比萘芬安全性较高。结论:特比萘芬较伊曲康唑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近年来,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已经成为合并大血管闭塞AIS的标准治疗方法。对取出的颅内血栓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既能深入认识血栓的组成,明确AIS的病因,还能根据不同患者的血栓特性选择优化的治疗手段,以及根据血栓成分的差异指导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因此,文章将对近年来AIS颅内血栓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胸膜斑阳性接尘工人血清效应蛋白质,探讨胸膜斑发病机制及其与石棉肺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胸膜斑组、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人群静脉血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进行分离和鉴定,以灰度值差异1.5倍为基准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胸膜斑组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点分别有34和16个;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点有32个.效应蛋白质如补体因子、α1-抗胰蛋白酶等参与机体免疫、抗肿瘤等过程.部分效应蛋白质与石棉肺血清效应蛋白一致.结论 长期接触石棉导致血清中某些蛋白质表达量改变,进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胸膜斑和石棉肺有相同的靶效应蛋白,提示胸膜斑工人更易患石棉肺.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分析未破裂后交通动脉(PComA)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ON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71例单发未破裂PComA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分为ONP组(n=31)和非ONP组(n=40)。根据动脉瘤形态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omA动脉瘤引起ONP的形态学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动脉瘤瘤颈宽度(P=0.046)、瘤顶指向(P=0.005)、有无子囊(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瘤颈宽度≤3.8 mm(OR=5.437,P=0.008)、瘤顶指向后外下(OR=5.953,P=0.003)、有子囊(OR=5.356,P=0.014)是ON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动脉瘤瘤颈宽度≤3.8 mm、瘤顶指向后外下、存在子囊,可能是PComA动脉瘤引起ONP的形态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辅以人工检索国内外关于MWA+TACE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效果对比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符合条件的16篇文献1199例患者纳入分析.Mem分析结果显示:TACE+MWA组1、2、3年生存率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CR和PR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SD和PD低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MWA对于大肝癌的治疗要优于单独TACE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制作简单、可重复性高的急性肺栓塞(APE)伴有右心功能不全(RV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实验用新西兰白兔12只,利用明胶海绵可压缩特性经股静脉注入5mm×5mm×10mm明胶海绵条2条,随血流栓塞肺动脉。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行CT肺血管成像(CTPA)及肺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所有明胶海绵条均恒定栓塞于双侧下肺动脉。建模前平均肺动脉压(mPAP)[(9.75±1.75)mmHg]与建模后即刻mPAP[(20.58±5.86)mmHg]、建模后1h的mPAP[(18.78±4.8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建模前后体循环收缩压(sBP)变化不显著(P=0.640)。建模前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RV/LV)为0.67±0.09,建模后45min复查为1.9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兔伴有RVD的APE动物模型制作简单,可重复性高,适用于APE诊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转运模式——患者从初级卒中中心转诊至高级卒中中心(分级转运)和神经介入医师从高级卒中中心至初级卒中中心(会诊治疗)行血管内治疗的效率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及卒中联盟医院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  相似文献   
10.
肺纤维化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尘肺病、放射性肺纤维化等.尘肺病是目前我国最受关注的职业病,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迄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研究肺纤维化的机制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