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层流手术室曾有 2例胸科手术病人全麻后因围术期低温致苏醒延迟 ,现报告如下。  例 1:男 ,42岁 ,68kg ,因左上肺肿瘤行左肺叶切除术 ,ASAⅡ级 ,以阿托品 0 5mg ,地塞米松 10mg ,咪唑安定 10mg ,万可松 8mg ,芬太尼 0 3mg静脉注射、诱导插管 ,用美国Marquette监测BP、ECG ,SP0 2EtCO2 ,芬太尼、万可松、异丙酚静脉滴注维持麻醉。手术历时 3h ,术中层流手术间温度 18℃ ,关胸前以新洁尔灭和生理盐水 10 0 0ml冲洗后关胸并停麻醉药 ,术中输液 10 0 0ml,尿量 3 0 0ml ,生命体征平稳 ,术毕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10例择期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监测和单肺通气管理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平稳,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顺利,左右肺分隔满意。麻醉期间血流动力指标稳定。手术时间100~240min〔平均(162±46)min〕,单肺通气时间60~200min〔平均(102±42)min〕,超过2h有3例,超过3h者1例。单肺通气期间绝大多数患者SpO2维持在98%~100%。术毕均顺利苏醒拔管,无苏醒延迟、复张性肺水肿及其他麻醉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管理应着重强调麻醉平稳、防治张力性气胸、正确定位双腔气管导管、加强单肺通气的呼吸管理和防治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
谭虎  粟永萍  杨天德  艾国平  黄岚  陶军 《重庆医学》2007,36(16):1580-1581
目的 克隆人高血糖素原基因(proglucagon cDNA,PG 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载体.方法 从人切除脑组织中提取总RNA,并分离mRNA,经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PG cDNA,并将其插入经BamH Ⅰ和EcoR Ⅰ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VITRO3中,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VITRO3-PG cDNA.结果 经过限制性酶切鉴定和测序证明,PG cDNA全长543bp,编码181个氨基酸,并已插入到pVITRO3中.结论 成功获得了PG cDNA,构建了含PG cDNA 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为研究重组PG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42例麻醉期间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与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麻醉期间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与抢救方案.方法 对麻醉期间42例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可能原因和复苏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缺氧(19.1%),失血性休克、低血压(16.7%),高血压心肌缺血(11.9%),迷走神经反射(9.5%),低血钾(7.1%);4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2例早期死亡,30例心脏复苏,24例脑复苏未留任何后遗症,抢救成功率为57.1%;在抢救过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8例,呼吸衰竭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麻醉期间缺氧和大出血是心跳、呼吸骤停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复苏方法加上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蜂王浆类制剂SK初乳素R-1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王浆类制剂SK初乳素R-1对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SK初乳素R-1连续灌胃给药15d,测定小鼠增强小鼠炭末廓清能力、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血清IL-2含量、抗体生成细胞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等。结果:SK初乳素R-1各剂量组能增强小鼠炭末廓清率和廓清指数,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P〈0.01),提高小鼠血清IL-2含量(P〈0.01),促进小鼠抗体细胞形成(P〈0.01),增强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1)。结论:蜂王浆类制剂SK初乳素R-1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今军事科学的发展和应急作战的需要,卫生列车的建设迫在眉睫。卫生列车的问世,填补了我军后勤保障的一项空白。作为我军第一列卫生列车,在列车运行特殊环境和战时条件下,如何实施手术车厢的运转与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的剂量、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病人75例,分成鲁米那钠组(L组)和4种剂量咪唑安定组(M1-M4)等5组,观察用药前后RR、SPO2以及镇静、抗焦虑评分。结果:注药后30min,M2-M4组SPO2均有所下降,仅M4组与其余各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镇静、抗焦虑评分提示L组、M1组达到镇静要求的病人有50%,M2-M4组则有73%-75%。结论:咪唑晏定麻醉前用药剂量在0.10-0.15mg/kg较理想,但要注意病人的呼吸变化。  相似文献   
8.
麻醉系学员临床麻醉实习计划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的带教方法,提高麻醉系学员临床实习的带教质量。方法结合麻醉专业的特殊性,建立了一套适合麻醉系学员临床麻醉实习的实习计划。本文从实习的目标,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教员及考核四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结果学生反应良好,为毕业后独立进入临床工作打好了良好的基础。结论临床麻醉实习是麻醉系学员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其工作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相似文献   
9.
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和探讨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13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低温及降压麻醉下行降主动脉缩窄矫正术。麻醉采用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麻醉成功并建立各种监测后行体表降温(鼻咽温33~34℃)。术中同时监测上肢及下肢血压,并应用微量泵静注硝酸甘油以控制血压在适当范围内。结果 麻醉诱导及阻断主动脉前上肢收缩压维持在90~120mm Hg(1mm Hg=0.133kPa),下肢收缩压80~100mmHg。阻断主动脉时间15~42min。阻断主动脉期阃上肢收缩压波动在110~130mmHg之间,下肢收缩压40~49mm Hg(1mm Hg=0.133kPa)。开放主动脉后上肢血压无明显降低,下肢血压迅速回升,但较上肢血压低7.5~11mmHg。结论 降主动脉缩窄矫正手术的麻醉处理重点在于适当的低温和控制性低压,并应注意防止急性心衰、心跳骤停、截瘫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先心痛婴儿心内直视术的麻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0例先心病婴儿的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循环管理、重要器官保护和并发症防治等问题。结果 本组患儿膜式氧合器的比例为67.5%,喉头水肿需再次插管11例(占6.875%),3例法乐四联症患儿麻醉前出现缺氧发作(1.875%)、占法乐四联症患儿的11.1%,术后早期死亡的9例患儿(5.625%,9/160)外,术后仅2例患儿出现RDS(1.25%,2/160)。结论 合理麻醉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的选择,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稳定,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紊乱的纠正是麻醉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