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科采用阿托品+氯解磷定+长托宁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法,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种联合用药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上较单独用药效果好、病程更短、副作用更少、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但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得不到改善,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增加,这种高黏血症,高凝血状态,常常导致脑卒中的发生。据我国卫生部统计,急性脑卒中每年新发病的患者达150多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由于该病致残致死率极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其治疗愈显重要。虽然有许多治疗观点,但目前尚未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抗凝治疗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我科采用阿托品+氯解磷定+长托宁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法,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种联合用药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上较单独用药效果好、病程更短、副作用更少、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了解肌苷 (Inosin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Inosine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②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Inosine注射液 (1 0 0mg/kg)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HSP 70mRNA表达。③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2h皮质区与纹状体区即出现凋亡细胞 ,并逐渐增加 ,皮质区 1d达高峰 ,纹状体区 2d达高峰 ,之后逐渐减少 ,至 1 4d接近于假手术组水平 ;经Inosine治疗后 ,皮质和纹状体区凋亡神经细胞减少 ,其中再灌注 1 2h~ 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3.2 38~1 1 .1 6 3,q =2 .4 5 1~ 7.2 0 0 ,P <0 .0 5 )。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和纹状体区HSP 70mRNA的表达于 2h逐渐增加 ,皮质区 1 2h、纹状体区 1d达高峰 ,3d后逐渐降低 ,至 1 4d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Inosine治疗组再灌注 1 2h~ 1 4d ,皮质区和纹状体区HSP 70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F =4 .5 73~ 1 0 .2 4 1 ,q =3.1 4 4~ 6 .992 ,P <0 .0 5 )。④结论 Inosine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 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15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表现.方法 对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表现对比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及典型心绞痛患者有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高、狭窄重等特点,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有很大的局限性.结论 对冠心病的诊断应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心电图或简单的临床表现来确诊和排除冠心病,应积极建议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评价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01~2012-05在本院既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又行冠脉造影术的4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64排CT冠脉成像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判断血管≥50%狭窄的敏感性为95.8%,特异性为98.2%。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及EAT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管内超声检测的斑块性质进一步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VP组24例、非VP组39例,另选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需接受换瓣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AT厚度;收集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浆IL-1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分别检测EAT中IL-1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EAT厚度VP组>非VP组>对照组(P均<0.05),三组血浆IL-1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AT中IL-1β蛋白在VP组表达最多;EAT中IL-1β mRNA表达VP组>非VP组、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P组、非VP组EAT厚度及、EAT中IL-1β水平均与冠状动脉V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EAT中I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