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目的 评估盐酸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应比较.方法 10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盐酸氯普鲁卡因,n=50)和对照组(2%利多卡因,n=50).均硬膜外(L1-2)试验量5ml后5min,一次性注入11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两组一致,运动恢复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快,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较利多卡因优.  相似文献   
3.
高龄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4例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寿命的延长,高龄人股骨颈骨折后手术治疗率也相应增加。由于高龄病人生理改变及所伴随的慢性基础疾病较多,往往给麻醉处理带来很多困难。2001-2003年,我们对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24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了麻醉处理。  相似文献   
4.
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监测肝移植术中凝血过程,对凝血功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对所有病人均在术前、Ⅰ期(无肝前期)120min、Ⅰ期150min、Ⅱ期(无肝期)30min、Ⅲ期(新肝期)10min、Ⅲ期60min、术毕进行PT、APTT、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检查和Sonoclot分析.并根据结果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以改善凝血功能。结果 在无肝前期,随着病肝分离.出血量增多,ACT逐渐延长,纤维蛋白原凝结速率开始下降,APTT、PT、TT延长,PLT下降,补充新鲜冰冻血浆5~10U后.凝血功能好转。在新肝期由于前期出血,代谢产物进入循环,ACT、凝结速率明显异常.血小板功能也低于正常值,补充新鲜冰冻血浆10~20U及血小板10~20U,ACT、凝结速率及其他凝血指标明显改善.Ⅲ期末ACT仍然延长者予以鱼精蛋白25~50mg,随着供肝功能的逐步恢复.手术结束前凝血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对凝血功能异常病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反映凝结级联及凝血系统全过程的内部情况。  相似文献   
5.
70岁以上患者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高龄患者骨关节置换术麻醉日益增多,高龄患者由于自身的生理改变及伴随的疾病,对麻醉的要求也更高,同时骨关节置换术有时出血较多,如何做到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针对减少出血,节约血源,是此类麻醉的关键,现将我院2002年至2004年73例高龄患者下肢骨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日间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日间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即刻及给药后5、10、20、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患者术毕清醒时间(麻醉时间)。结果观察组给药5 min后的各时间点的HR逐渐下降,MAP、SpO2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3-0.1μg)以静脉麻醉在日间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循环稳定、无呼吸抑制,术毕清醒时间快,值得在日间手术麻醉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