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迎利  尚宁  蒋德升  姜静 《江苏医药》2007,33(6):625-62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肺炎支原体(MP)是否参于气道炎性细胞趋化及介质释放.方法 将哮喘组39例,CVA组32例,COPD组36例进行诱导痰定量检测,在急性发病期和缓解期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痰eotaxin含量.采用支原体培养基进行痰培养.结果 (1)三组患者急性发病期均有MP感染.急性发病期CVA组较哮喘及COPD组MP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2)Eotaxin的含量在急性发病期哮喘组显著高于CVA组及COPD组.哮喘组在缓解期eotaxin含量与急性发病期对照显著降低P<0.05.结论 MP与CVA之间密切相关,不仅是诱发CVA的重要病原体,也是哮喘及COPD急性发病的诱因之一.Eotaxin不仅参与哮喘的发病,同时也参与了COPD发病中嗜酸细胞(EOS)激活及其介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尚宁  蒋德升  姜静  顾晓燕 《江苏医药》2000,26(3):238-239
为探讨指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我院自 1996年 10月~1997年 12月监测肺心病 2 5例 ,现分析如下。一、对象 慢性肺心病组 2 5例 ,诊断符合 1979年诊断标准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呼衰组 (14例 )、无呼衰组 (11例 )。其他肺疾病组 15例 ,包括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正常对照组 2 0例 ,正常成年人 ,无呼吸系统疾病。二、方法 采用美国GENERRA4 0 0 SC监测仪进行指氧饱和度 (ShO2 % )、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 CO2 )监测 ,连续监测时间 >1小时 ,数值稳定后抽取动脉血 ,用国产IL— 130 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2(Eotaxin-2)和IL-17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轻度(9例)、中度(14例)、重度(10例)]和15例正常对照者,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痰液,ELISA法检测Eotaxin-2、IL-17表达水平。结果: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Eotaxin-2和IL-17水平均较轻度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Eotaxin-2和IL-17水平随哮喘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加。嗜酸粒细胞与Eotaxin-2水平、中性粒细胞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418,P均〈0.05),经过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5周后,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taxin-2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IL-17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中Eotaxin-2及IL-17水平可能作为判断哮喘气道炎症程度的参考指标,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不能显著降低诱导痰中IL-17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对VEGF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5例正常人和35例OSAHS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EGF水平.结果 (1)OSAHS组血浆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176.3±48.6)pg/ml与(62.1±31.5)pg/ml(P<0.01)],且与夜间缺氧时间呈正相关(γ=0.721,P<0.01).(2)经黄芪注射液治疗20d后,OSAHS患者血浆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00.1±22.4)pg/ml与(176.3±48.6)pg/ml,(P<0.01)].结论 OSAHS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升高,黄芪能降低患者血浆VEGF水平.  相似文献   
5.
艾迪注射液和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的对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艾迪注射液和华蟾素注射液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观察组用艾迪注射液加基础治疗,对照组用华蟾素注射液加基础治疗,分别观察临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积分、Karnofsky评分、以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的变化,观察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Karnofsky评分,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方面,艾迪组优于华蟾素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艾迪注射液和华蟾素注射液都有较好疗效.由于艾迪注射液是多种成分的复方制剂,其治疗效果优于华蟾素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经皮肺穿刺活检10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德升  尚宁  姜静  顾晓燕 《江苏医药》2001,27(3):213-214
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临床上对肺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取材的常用方法 ,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常用的方法是在CT、X线电视透视及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 ,现将我院 1993年以来10 6例经皮肺穿刺检查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0 6例为我院 1993年 2月~ 1999年 6月的住院病人 ,男性 83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34~ 75岁。全部病例术前X线胸片或CT、B超显示肺内单个或多个结节状阴影 ,其中 15例伴有胸腔积液 ,影像学诊断均为肺部恶性肿瘤 ,但痰细胞学及纤支镜检查未能取得病理诊断。二、方法 :根据胸片、CT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治疗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的基础上加穴位埋线,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肺功能测定,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及肺功能均明显提高(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ACT评分、FEV1占预计值/%及FEV1/FV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联合治疗后外周血CD4+、CD4+/CD8+有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CT、X线电视透视及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临床上对肺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取材的常用方法,其简易行、安全可靠,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常用的方法是在CT、X线电视透视及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现将我院1993年以来106例经皮肺穿刺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上。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1993年2月至1999年6月的住院病例,男性83例,女性23例,年龄34~75岁,全部病例术前X线胸片或CT、B超显示肺内单个或多个结节状阴影,其中15例伴有胸腔积液,影像学诊断均为肺部恶性肿瘤,但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联合甲地孕酮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营养、呼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新入院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成A、B和C组,每组20例,均给予抗感染、平喘、氧疗等常规处理。炎症控制3 d后,A组口服贞芪扶正胶囊和甲地孕酮,B组仅口服甲地孕酮,C组口服多酶片,连续应用2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食欲、体重、动脉血气、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5例顺利完成实验。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食欲、体重及外周血前白蛋白均显著升高(均P<0.05),A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6MWD增加(均P<0.05),同时外周血CD4+、CD4+/CD8+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B组患者PaCO2、PaO2、6MWD虽有改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D4+、CD4+/CD8+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均P>0.05)。C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贞芪扶正胶囊和甲地孕酮能改善低体重老年CO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伴有焦虑抑郁障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中自介素8(inter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在解放军第454医院呼吸科住院和门诊的患者,诊断为AECOPD患者35例,依照就诊的症状分组入选病例及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男21例,女14例;分别为焦虑抑郁障碍组和对照组(无焦虑抑郁障碍),两组分别为18例和17例.共观察2周.人院后及出院时观察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胸闷、焦虑、抑郁障碍等症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测定及空腹静脉抽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8及TNF-α的含量.结果 组间症状入院第1天(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焦虑、抑郁症状前与入院第14天(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pred%指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抑郁组前与后相比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8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有抑郁焦虑障碍AECOPD患者血清中IL-8及TNF-α含量增高,可能焦虑抑郁障碍是AECOPD的危险因素之一,与病变过程中炎症因子的溢出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