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HP为非侵袭性病原,但是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它直接刺激免疫细胞,引起粘膜炎症或直接刺激上皮的细胞因子。HP相关性胃炎与胃酸分泌功能二者间是有双向关系的,一方面胃酸的分泌影响HP寄居在胃粘膜的数量及其分布,并影响感染后粘膜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HP相关性胃炎改变了胃粘膜的胃酸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胸腺素β4(thymosin β4,Tβ4)是人体内主要的肌动蛋白调节分子之一[1].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血清胸腺素β 4可以用于反映肝衰竭患者的预后状况[2].本研究则是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监测随访期间肝衰竭患者血清胸腺素β 4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动态变化与患者预后及疗效判断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DEB-TACE与c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筛选出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者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术后疾病稳定(SD)率、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1177例患者,519例患者接受DEB-TACE治疗,658例接受cTACE治疗。与cTACE组相比,DEB-TACE组CR率显著增加[相对风险度(RR)=1. 42; 95%可信区间(95%CI):1. 18~1. 72,P=0. 0002],术后12个月生存率显著增加(RR=1. 09; 95%CI:1. 01~1. 17,P=0. 03)。两组PR率(RR=1. 13; 95%CI:0. 97~1. 30,P=0. 12)、SD率(RR=0. 82; 95%CI:0. 64~1. 05,P=0. 12)、6个月生存率(RR=1. 05; 95%CI:1. 00~1. 10,P=0. 07)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碘化油TACE相比,载药微球更具疗效优势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的TNF-α、IL-6、IL-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其中包括急性乙型肝炎患者14例,轻度慢性乙性肝炎患者29例,中度慢性乙性肝炎患者34例,重度慢性乙性肝炎患者2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27例,同时选择进行体检的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两组人的血清TNF-α、IL-6、及IL-10含量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高于对照,随着病程的进展血清TNF-α及IL-6的含量上升,病例组血清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患者血清TNF-α、IL-6均呈现升高的状态,而IL-10呈降低的状态,其含量变化可预测病情进展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在慢性胃炎—萎缩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各种致病因子可能单独或协调作用于不同的阶段。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HP)长期感染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P主要作用于癌变的起始阶段,即在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而在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形成后是否还有促进作用,尚不清楚。 HP与胃癌具有相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许多临床研究显示,胃癌高发的地区、国家和人群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胃癌的发生与HP感染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二者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  相似文献   
6.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易反复发作,病死率高,首次出血1周内病死率可高达25%~50%~[1],因此如何控制或预防首次出血的发生是治疗和改善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重度食道静脉曲张但未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103例依照自愿原则进行预防性套扎治疗(63例)或不进行套扎治疗(40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分别观察疗效。结果:进行预防性套扎患者A级29例患者2年内无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B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c级1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并死亡;未进行预防性套扎患者A级2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9例,B级13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0例死亡5例,C级7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例均死亡。结论:预防性套扎最大限度地防止肝硬化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或延缓首次出血出现的时间,是治疗肝硬化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的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时的疗效.方法 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或拉米夫定100 mg/d,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病毒学、生物化学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hild-Pugh积分及病毒耐药等变化情况.结果 替比夫定组患者血清HBV DNA在治疗前为(6.52±1.33)log10拷贝/ml,在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后2、4、8,12、24、48周时的下降值分别为(2.09±1.30)log10拷贝/ml、(2.83±1.22)log,o拷贝/ml、(3.23±1.27)log10拷贝/ml、(3.42±1.32)log10拷贝/ml、(3.65±1.30)log10拷贝/ml及(3.67±1.43)log10拷贝/ml.在24、48周时均有92.5%(37/40)的患者HBV DNA阴转.在治疗24、48周时,分别有30.0%(6/20)及35.0%(7/20)的患者出现了HBeAg血清学转换.在治疗48周时ALT、AST明显下降,白蛋白、总胆红素、PTA及Child Pugh积分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48周时替比夫定组YMDD变异率为5.0%.治疗后24、48周HBV DNA水平下降值、HBV DNA阴转率替比夫定组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 替比夫定能快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使HBV DNA水平下降,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且具有较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疗法治疗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方法】67例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分为A组(n=32)和B组(n=35),两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次,1次/d;B组除按上述方法服用拉米夫定外,同时给予舒肝饮丸,9g/次,3次/d;肝氨散,3.5g/次,3次/d,疗程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乙肝病毒学标志物、肝功能生化的改变。【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均有良好的病毒学应答,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肝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特别是白蛋白水平的提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疗法在改善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