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 32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置管 ,经X线 (PTC)造影证实 ,30例成功 ,其中 2例置管不理想 ,2例失败 (均因胆管内癌栓 )。结果提示 ,PTBD术注重胆管穿刺点、角度选择及患者配合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及置管质量 ;低位胆道梗阻应首选右肝管穿刺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FUS)的超声效应对无水乙醇(EA)、聚桂醇(LM)消融兔肝的协同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EA组、LM组、FUS+EA组、FUS+LM组,FUS组,每组8只。FUS焦点的平均声强(ISPTA)30.0 W/cm2,工作占空比50%。按分组对兔正常肝右叶根部给予消融处理,48 h后行超声造影分析并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测量消融灶大小和体积。采用Kruskal-Walis H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实验兔肝脏消融体积,进一步采用组间两两比较。 结果各组的消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05,P<0.001)。FUS+EA组、FUS+LM组、EA组及LM组实现了对正常兔肝不同程度的消融,而FUS组没有产生任何微血管及病理损伤。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FUS+EA组肝脏消融体积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2.82、2.84、5.57,P均<0.05);FUS+LM组、EA组、LM组和FUS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US激励EA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有效增大EA对兔肝的消融体积;FUS激励聚桂醇无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经皮胃肠道黏膜下肿瘤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超声科就诊的79例胃肠道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的病例,根据穿刺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超声组22例、CEUS组57例。CEUS组观察并记录肿瘤内造影剂增强模式及造影剂未灌注区显示情况,选择造影增强区域实施穿刺。比较两组穿刺取材成功率、病理诊断符合率、未灌注区显示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CEUS组CEUS检查液化坏死区显示率为57.9%(33/57),高于常规超声检查显示率19.3%(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1,P<0.001);常规超声组和CEUS组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分别为69.6%、93.3%,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2%、1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P<0.001;χ2=19.90,P<0.001);穿刺术后患者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 CEUS能清晰地显示胃肠道黏膜下肿瘤内液化坏死区,精准引导穿刺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95例,术前经肿块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肿块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本研究95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发现乳腺癌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腋窝淋巴结转率最高(70.8%),HER-2型(52.4.0%)次之,再者是三阴型(43.5%),luminal A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低(29.6%),超声造影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5.1%.结论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超声诊断脂肪肝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2401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肝脏进行检查,包括肝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声衰减程度及肝静脉的显示情况。结果超声检查健康体检人群22401例,检出脂肪肝4705例,非脂肪肝17696例。结论超声检查在脂肪肝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6例甲状腺肿块的超声诊断。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1%,恶性肿瘤为68.4%。对探测方法的选择、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误诊原因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进行讨论。认为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优于其它检查,对囊性、实性肿块的鉴别更具有临床价值。甲状腺肿块以肿瘤多见,而甲状腺癌则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内钙化的特征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分析乳腺肿块内钙化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51例高频超声检查具钙化显像的乳腺疾病患者,其中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21例,全部病例均获病理诊断.结果根据钙化大小将病变内钙化分为三种类型:①微钙化;②粗钙化;③弧形钙化.进一步将微钙化分为a.小斑点状钙化;b.珍珠状钙化;c.簇状钙化.30例恶性病变,其中微钙化29例,粗钙化仅1例;良性21例中,微钙化13例,粗钙化4例,弧形钙化4例,微钙化多发生于恶性病变中,而粗钙化和弧形钙化则多出现于良性病变中,两组具有显著差异(χ2=12.22,P<0.001.在有详细记录的42例微钙化中,恶性肿块钙化多呈团簇状分布(22/42),良性钙化多为单一或松散分布的珍珠状和斑点状(12/42),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χ2=16.44,P<0.001 );另有7例(7/42)恶性病变亦显示松散分布的斑点状钙化.结论簇状钙化是乳腺癌的特征,单一或松散分布的珍珠状钙化、粗钙化及弧形钙化多为良性病变,值得注意的是斑点样钙化为良恶性病变所共有,单一或稀少松散分布多为良性病变,两个或以上较为聚集出现时应结合其他二维征象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等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EUS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女性乳腺癌患者89例,术前于肿瘤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乳腺癌Luminal B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高(69.57%),其次为HER-2型(55.00%)和三阴型(42.86%),Luminal A型转移率最低(28.00%)。CEUS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4.09%(37/44),特异度为86.67%(39/45)。 结论 CEUS对于诊断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载抑制性胆绿素还原酶A(BVR)多肽及全氟戊烷(PFP)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微球(PPB NBs),评估其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及与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联合使用抑制乳腺癌增殖及转移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采用双乳法及碳二亚胺催化法制备PPB NBs,观察其形态大小、粒径、稳定性、表面电位及多肽包封率,并观察不同LIFU辐照时间的显影效果、载PFP的PLGA纳米微球(PP NBs)的细胞毒性,检测PPB NBs联合LIFU的抗增殖能力、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结果 PPB NBs乳液呈乳白色,纳米微球为粒径均一的球形,粒径(195.60±8.79)nm,7 d内粒径变化范围在24.50 nm内,多分散系数为0.064±0.030,表面电位为(-7.58±0.50)m V,多肽包封率为(82.94±1.10)%。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发现经LIFU辐照120 s为最佳显像时间,可证明PPB NBs成功包载PFP。PP NBs细胞毒性弱,细胞存活率在浓度最高(0.8mg/ml)时也超过75%。PPB NBs抗肿瘤能力呈浓度依赖性,多肽浓度为1 mg/ml时,细胞抑制率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造影后观察前哨淋巴结,并记录个数,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测,并与术后淋巴结的人乳腺珠蛋白基因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果对照。结果 32例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78.1%;以术后RT-PCR结果为标准,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病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87.5%,敏感度84.0%,特异度100.0%。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测可较好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患者分期及术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