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对207例下肢动脉硬化件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统计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泛大西洋介入协会(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分型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糖尿病和冠心病对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207例,介入手术成功190例.17例失败,其中13例为介入操作失败、4例死于术后重要脏器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穿刺点出血12例、假性动脉瘤4例、消化道出血2例、动脉破裂6例、脑梗塞8例、急性心衰9例、呼衰13例、肾衰6例、支架内血栓形成5例和蓝趾综合征1例.在本组患者的TASC分型中,股腘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84%(51/128),高于主髂型的18.99%(15/79)(P<0.05);患有糖尿病以及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66%(13/47)和24.49%(12/49),高于无合并症患者的5%(2/40)(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中操作不当、病变类型复杂及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关,术前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中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缩短手术时间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兔后腔静脉血栓形成后对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兔55只,随机分血栓形成组(T组)、假手术组(S组)、正常对照组(N组),分别于术后1、3、7、14、28天采静脉血行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水平。结果:CD62p在T组1、37、、14、28天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4)%、(1.27±0.50)%(、2.57±0.45)%、(1.13±0.6)%、(0.29±0.11)%,CD63的阳性表达率则为(1.59±0.52%)、(3.53±1.28)%(、2.37±0.45)%(、2.79±1.81)%(、2.21±0.56)%,与S组、N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CD62p和CD63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362,P<0.01)。结论:CD62p、CD63是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敏感、特异的指标,其表达在血栓形成7天内呈显著增高,在7天以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由中国医药集团、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联合举办的第5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下肢DVT与肿瘤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42例特发性(无明显诱因)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及随诊期间诊断恶性肿瘤患者28例,占新诊断特发性DVT患者8.2%。结论?特发性DVT患者,尤其是多发血栓、溶栓效果欠佳伴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7例术前确诊为门静脉血栓形成者行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的门静脉内手术取栓、局部溶栓和门静脉狭窄/闭塞段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2例因小肠坏死、1例因肠腔明显狭窄而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结果 7例均治疗成功。术前腹痛、腹胀及消化道症状消失,腹水基本消失。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健在,无消化道出血。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门静脉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经三种入路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107例,大隐静脉置管21例,胭静脉置管9例.对66例左髂静脉狭窄进行扩张,60例置入支架.结果 经小隐静脉置管的肢体消肿率为82.3%±7.6%,经大隐静脉置管为81.6%±6.0%,经胭静脉置管为83.9%±6.1%,3种入路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率依次为63.5%±7.7%、66.9%±8.4%和66.1%±2.7%,3种入路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入路置管平均耗时依次为(20.8±1.1) min、(7.3±0.3)min和(15.7±0.6)min,经大隐静脉置管耗时较短(P<0.05).经小隐静脉置管有12例溶栓过程中并发切口出血,5例出现静脉炎,8例并发隐神经损伤;经胭静脉置管有2例并发术后腘窝血肿形成;经大隐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随访112例,随访时间7~ 22个月,平均(10.1±1.5)个月.97例无患肢肿胀.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89例静脉通畅,8例血栓复发.结论 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介入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经大隐静脉途径置管溶栓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对207例下肢动脉硬化件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统计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泛大西洋介入协会(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分型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糖尿病和冠心病对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207例,介入手术成功190例.17例失败,其中13例为介入操作失败、4例死于术后重要脏器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穿刺点出血12例、假性动脉瘤4例、消化道出血2例、动脉破裂6例、脑梗塞8例、急性心衰9例、呼衰13例、肾衰6例、支架内血栓形成5例和蓝趾综合征1例.在本组患者的TASC分型中,股腘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84%(51/128),高于主髂型的18.99%(15/79)(P<0.05);患有糖尿病以及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66%(13/47)和24.49%(12/49),高于无合并症患者的5%(2/40)(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中操作不当、病变类型复杂及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关,术前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中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缩短手术时间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布加综合征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1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 Chiarisyndrome,BCS)根治术的复发原因及再次手术的要点。方法11例根治术复发患者,再次造影,采用下腔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4例,隔膜切除、取栓2例,隔膜切除取栓、人工血管片扩大成形4例,下腔静脉狭窄部位切开、右肝静脉主干成形、人工血管片做下腔静脉扩大成形1例。结果全组无一例死亡,术后急性心衰2例、胸腔大出血2例,均保守治愈。出院时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随访6~68个月,平均32个月,效果优良9例,良好2例。结论病变远端下腔静脉游离长度、血栓是否清除干净、扩大成形的材料及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根治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PMT联合CDT治疗(PMT组),40例行单纯CDT治疗(CDT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尿激酶用量、手术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0 d内截肢率、再次手术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PMT组和CDT组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56.67±8.16)万U和(106.50±47.56)万U,手术时间分别为(103.33±25.57)min和(72.13±25.74)min,溶栓时间分别为(24.96±12.52)h和(61.20±29.24)h,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52)d和(9.35±2.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6.7%vs 17.5%)、术后30 d内截肢率(12.5%vs15.0%)、再次手术率(4.2%vs 7.5%)及死亡率(8.3%vs 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缺血时间患者的缺血改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MT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在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单纯CDT相似,但可降低溶栓药物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10例,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例,糖尿病足3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3例。患肢12条中左5条,右7条。均予G-CSF 300μg/d皮下注射,连用4~6天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9/L时,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悬液。部分干细胞悬液直接注射至患肢肌肉内,其余干细胞悬液经球囊导管技术灌注至患肢末梢动脉内。结果:患肢疼痛和冷感觉改善率为100%。间歇性跛行3例行走距离明显增加。移植后1个月,5例7条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示均有新生侧支血管形成。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安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