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经椎弓根通道植入羟基磷灰石陶瓷(hydroxyapatite,HA)颗粒状人工骨行PVP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平均出血150 mL.随访18~26个月,术后均无脊髓及神经损伤.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随访发现伤椎前、后缘高度无明显丢失,伤椎上下椎间隙无塌陷,Cobb角度丢失较小.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VP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腕舟骨骨折是腕部常见损伤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确定,常发生为延迟愈合或骨不连,自1999年6月至2004年7月我们收治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患者29例,采用透视下经皮针撬注射植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骨科越来越多地应用金属内固定器, 其变态反应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过敏源是含镍、铬、钴等固定材料。据估计镍过敏女性高达17%, 男性仅3%;而铬和钴的过敏率为1%~3%[1]。最近丹麦一项33年的回顾性研究发现, 22 506例斑贴试验中, 铬过敏率2.7%, 钴过敏率3.8%, 镍过敏率10.4%[2], 且铬、钴的过敏常常伴有镍的过敏[3]。通常表现为湿疹样皮炎、脉管炎、多形性红斑, 甚至严重的全身变态反应, 导致骨坏死、内固定松动。2002-01至2012-01我科收治各类骨折2500例, 使用内固定器后出现变态反应15例, 通过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比非手术治疗的肢体畸形率降低,功能恢复更好,卧床及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1]。外固定器手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方式之一[2]。但单纯使用外固定架,因固定强度不足,存在术后固定针松动及髋内翻风险的缺陷[3,4]。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06至2012-03,采用外固定架结合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Bennett骨折是第 1掌骨基底部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伴脱位 ,其特点是复位后较难固定 ,易发生再移位 ,如处理不好 ,将严重影响拇指的对掌和外展活动。目前临床治疗的方法很多 ,各有利弊。 1 999年 9月~ 2 0 0 4年 8月我们应用闭式穿针微型外固定支架的方法 ,治疗Bennett骨折 1 9例 ,随访疗效满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例中 ,男 1 4例 ,女 5例 ;年龄最大 5 9岁 ,最小1 5岁 ,平均 2 6 .6岁 ;左侧 4例 ,右侧 1 5例 ,按Buechler[1 ] 骨折类型分中央区 (Ⅱ区 )骨折 5例 ,Ⅰ区骨折 1 1例 ,Ⅲ区骨折 3例 ;合并拇指软组织外伤者…  相似文献   
7.
严怀宁  叶荣  张晓峰  高锋  潘永飞  张炜  周洲  段艳伟 《重庆医学》2013,42(15):1746-1748
目的研究武警新兵加强腰背肌背伸训练对腰背肌肌力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新兵按编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参加正常科目训练的新兵,共162名;训练组为参加正常训练外额外增加腰背肌背伸训练的新兵,共158名。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于入伍后1周行第1次躯干伸肌肌力测定,第2次测试时间为新兵入伍集训后1个月,第3次测试时间为新兵集训3个月时,采用数显式推拉力计测量受试者尽全力屈伸躯干时其最大值。结果对照组和训练组在入伍后1周左右腰背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伍1、3个月后躯干伸肌肌力得到明显提高(P<0.05),且训练组与对照组腰背肌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腰背肌伸肌肌力,对于新兵后期的服役过程中减少腰部损伤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可能明显降低下腰痛的发生率,值得在全部队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提取、培养和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大鼠脊髓损伤造模后,分别进行神经样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无细胞悬液移植,每组18只。术后采用BBB评分及斜板实验观察3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具备神经细胞特征。术后6周,BBB评分方面,实验组(16.56±2.42)优于阳性对照组(13.70±2.66),后者又优于阴性对照组(8.37±2.35)。Rivlin斜板实验评分方面,实验组术后2、4、6周,均优于阳性对照组,后者又均优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可见较多的神经纤维,结构完整,优于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后,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后路椎间盘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手术适应症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通过术中C形臂X线机定位,后期采用术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定位,在局部麻醉或浅硬膜外麻醉下于腰部后旁正中做一长约1.5 cm的小切口,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下用特制微型骨刀凿去部分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钙化的后纵韧带,彻底解除硬脊膜及神经根周围的压迫.[结果]82例获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7个月,按照Nakai评价标准:优65例,良6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在神经根充分减压的前提下,能尽可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