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烫伤大鼠创面炎性反应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和海水浸泡组,每组72只,均造成背部10%TBSA浅Ⅱ度烫伤。海水浸泡组大鼠伤后固定四肢,立即用盛海水的方盆浸泡双前肢以下部分,持续4h;烫伤对照组大鼠则用空方盆模拟浸泡过程。于伤后0(即刻,下同)、6、12、24h采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中K~+、Na~+、Cl~-的浓度。于伤前及伤后0、6、1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索(IL)6的含量。对两组大鼠创面行大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海水浸泡组大鼠血清中K~+、Na~+、Cl~-的浓度大多高于烫伤对照组。伤后6h海水浸泡组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分别为(140±22)、(160±41)ng/L,均明显高于伤前值(29±15)、(62±17)ng/L及烫伤对照组(120±12)、(124±22)ng/L(P<0.05)。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海水浸泡组大鼠创面水肿及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加重,创面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延迟;海水浸泡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3±1.6)d,明显迟于烫伤对照组(14.1±1.8)d(P<0.05)。结论大鼠烫伤后经海水浸泡,可加重创面炎性反应,使创面愈合延迟。  相似文献   
2.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有功能的Fa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加速的机制。方法 对灯例LN患者进行观察及以 15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 FaS和 Fas Ligand(FasL)的表达;单核细胞与重组人FaSL共孵育,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单核细胞体外存活率。结果LN患者单核细胞Fas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上调(P<0.05);处于狼疮活动期的LN患者与狼疮静止期的LN患者之间Fas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人和LN患者的单核细胞表面均未检测出FasL的表达。单核细胞与重组人FasL在体外共同培养2h后,LN者单核细胞的凋亡较正常人明显增加(P<0.05),单核细胞与重组人 FasL在体外共同培养6h后,LN患者单核细胞的存活率较正常人明显低下(P<0.05)。结论 LN患者单核细胞表面功能性Fas表达上调是LN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加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腋窝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局部皮瓣转移加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及康复治疗,随访观察结果局部皮瓣及移植皮片成活良好。肩关节外展和旋转正常。  相似文献   
4.
皮肤扩张技术足解决正常皮肤缺乏难题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在头面颈郜瘢痕整形再造术中应用广泛~([1]).由于头面颈部存在多种美容器官及外伤后正常皮肤有限,一般皮肤扩张技术无法满足局部整形手术的需要.2002-2009年,笔者在头面颈部瘢痕整形中应用皮肤多重扩张技术,明显提高了整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笔者单位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患者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19~48岁。瘢痕形成后8个月~4年,瘢痕部位包括手背14例、面颈部1例、大腿2例、腋部2例。2.手术方法:手术分期进行。(1)小切口扩张器埋置术:于患者胸、背部正常皮肤处局部注射1.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讨外用鸸鹋油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建立10%体表面积浅Ⅱ度烫伤大鼠模型,将1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外用生理盐水、碘伏、鸸鹋油治疗,观察创面的大体变化及愈合情况,分别留取不同时相的创面和血液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含水量测定(干湿重法)、ELISA法检测组织和血浆TNFα含量。结果 外用鸸鹋油可使创面肿胀、渗出减轻,创面无感染迹象,未见任何副作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鸸鹋油可使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减轻,与A、B组相比较,以伤后1、3d差异最为明显;C组伤后3d组织含水量及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可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1),促进创面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结论 在浅Ⅱ度烫伤创面外用鸸鹋油具有抗炎作用,可能与局部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降低有关;并能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其抑制局部组织的继发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伴发肾损害二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lymphnodehyperplasia,GLNH)是淋巴组织的一种慢性增生性疾病。由此病继发的肾脏损害国内尚无报道,近年我院收治2例,现介绍如下。例一女,15岁。1994年1月出现上腹绞痛伴黑便,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出血坏死性炎症”,予禁食、抑酸等处理症状消失。此后双下肢曾两次出现暗红色丘疹,经“抗过敏”皮疹消退。3月底开始持续发热,最高体温38.5℃,伴尿泡沫增多,当时血WBC9.3×109/L,尿蛋白+~++,试验性抗涛治疗1个月,效果差,于1994年7月入我院。入院查体T37.4℃,贫血貌,肝右锁骨中线胁下20…  相似文献   
8.
烧伤早期切痂对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甲汉  任加良  易朝辉 《广东医学》2002,23(11):1144-114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切痂植皮对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30%TBSA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A组,n=35),非切痂组(B组,n=35),A组动物于伤后3h切痂植皮,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动物伤后1h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显著升高,A组切痂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烧伤早期大面积切痂能有效降低血浆中部分类性细胞因子含量,对防治SIRS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烧伤后早期切痂对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 4 0 %体表面积Ⅲ°烫伤犬为模型 ,随机分为切痂组 (A组 )和非切痂组 (B组 ) ,A组于伤后 3h行切痂植皮术 ,动态观察血浆前列腺素E2 (PGE2 )、血栓素B2 (TXB2 )、磷脂酶A2 (PLA2 )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伤后血浆PGE2 、TXB2 、PLA2 含量明显增加 ,A组动物术后血浆炎症介质含量较术前和B组显著减少。结论早期切痂能有效减少烧伤后炎症介质的生成与释放 ,对防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引发的脏器损害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创面炎症反应及感染等方面探讨海水浸泡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10%体表面积深Ⅱ度烫伤合并海水浸泡模型,采用数字表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烧伤对照组和海水浸泡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烫伤后立即用海水浸泡4h。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感染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及IL-6含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血清中TNF-α[( 130.4±17.3) pg/ml]、IL-6[(320.5±28.5) pg/m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感染加重,创面愈合时间延长(P<0.05),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延迟,且海水浸泡可使烧伤创面肿胀、创面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加重。结论 大鼠烫伤后合并海水浸泡,可加重创面炎症反应及创面感染,抑制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